返回

汉末第一兵法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奔袭一个看看(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关羽顿时疑惑。

    “云长且看。”

    “矛不必拿于手中。”说话间,刘备把矛杆插于席筒夹层。

    “戈亦如此。”戈也插入其中。

    “刀剑依然。”环手刀也塞进席筒中。

    关羽眼睛不由瞪大,稿席还能这样用,真是想不到,得了见识了。

    当刘备再说,刀剑枪戈插到稿席夹层中,夹的紧紧的,跑动的时候不会掉,但是要往外拔,则轻松一拔而出。

    关羽有生活常识,他深以为然。

    然后,刘备就把行囊大致给打点齐。

    篓子里是防雨袋,防雨袋里装了被褥衣物和口粮,袋口束紧。

    然后,草鞋碗筷水袋等,放于篓中,置于防雨袋上。

    箭筒,插于篓边。

    其他兵器,弓挂胸前,刀剑戈枪全插在席筒里,盾扣在篓子上。

    经刘备这重新一整理,好嘛,行囊全背背后了,刘备摊手,手中空空,利利索索。

    关羽看的分明。

    本人为携行具简陋不堪不以为然的关羽,这下,认为携行具大有用处。

    “云长,你来再背试试。”

    关羽再背起行囊,一背,全部东东西西都背起了。

    “再跑试试。”刘备说。

    关羽背起行囊就慢跑几步。

    此时,因为东东西西全都背在背后,身上没挂东西,手中也没拿东西,再跑起来,没有累赘,跑起来很爽快,不会再东东西西晃晃荡荡。

    切身体会了一下之后,关羽认为,携行具加新的携行方法极好。

    待关羽回来,卸下了行囊,刘备问如何。

    “极好!”关羽满意无比。

    “此中还有不足。”刘备笑道。

    “奥?”正认真打量行囊的关羽不由抬头看向刘备。

    “云长,你跑动之时,背篓中草鞋碗筷,还是动荡。

    有一法,可决此微疏。”

    刘备笑的开心。

    刘备手拿几把麦秸,往篓子里一塞,一按,按瓷实。

    好了。

    篓子里的东西不会晃荡了。

    麦秸团成了一小团,塞到箭筒里。

    妥了,不管再跑多快,放在篓子里的箭筒里的箭都不会晃掉出来。

    麦秸如此寻常之物,还能这样用,关羽惊讶了,继而沉思。

    确实,麦秸轻盈,只区区几把麦秸,重不了一两斤。

    麦秸往篓里一塞,篓子里的东东西西就不会乱晃,也不用担心墩出来。

    至此,关羽认为携行具已尽善尽美。

    刘备却又说,此携行具粗劣不堪用。

    什么篓子形制不对,篓子得方篓,什么篓子的枝茬得编外边,不然容易勾挂防雨袋,还有篓子的背带得宽,不然,背不一会儿,绳子把肩膀勒的疼,篓子还可下边绑一腰带,束在腹前。

    再有,防雨袋也不能防雨,束口那儿,得缀个布块,口束住之后,布块盖着,再把布块再绑紧,这样才能防雨。还有,线缝也渗雨,需桐油刷两层。

    听完刘备讲述,关羽感慨无比。

    看似简陋无比的篓子,竟有如此多的门道。

    这样的携行具,竟然不行,关羽无比期待李孟羲真正堪用的携行具,会是何种模样。

    之前李孟羲评断说,为将者,要有知用匠力之能,关羽深以为然。

    如今,再想起李孟羲的话,关羽感慨,李孟羲能尽知用匠力,论知用匠力之能,怕是无人比得过李孟羲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奔袭一个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