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第一兵法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章 麻雀虽小,应五脏俱全(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起让木匠们做板车,李孟羲便直接要起身去木匠营,准备问问情况。

    刘备拦住了他,刘备说,指不定人家睡了没睡,何必把人都搅扰起来。

    明日白天再问,不迟。

    李孟羲只好作罢。

    夜色深沉之时,李孟羲拉着弟弟,告辞离开。

    每日睡前,必须要做的事,要总结一天收获,然后,记录在册。

    “八月,十九。

    依然行军,无战事。

    四日前,用猪做断肠缝合术,猪死。

    手术失败。

    总结知:

    其一,验证得知,肠缝合线可用酒精长时间保存,保存数天的肠线,依然未变质,依然可被吸收。

    其二,验证得知,肠缝合术必须梳清肠道,不然,必定感染。

    伤兵营所见,

    一者,需制作拐杖若干。

    二者,军中应开小灶,以供给包括伤兵,妇孺,孩童等少部分弱势群体。

    其余有,军中同伙分粥无有严律,可使,每开饭,使伍卒先自盛粥,而后,伍长再盛,再后,什长盛。

    此为最佳分粥策略。

    由此又知,为监察军官,禁绝上下欺压,军中当有军法官及执法军士。

    盖军法官与刀斧手,大抵等同。”

    写完了,最后的一张草纸,最后的一角空隙也没了。

    明个,就没地方写了。

    明日事,明日再决不迟,

    李孟羲收起纸笔,熄灭火把,安然休息。

    ——

    第二天,自然就是八月二十日了。

    这日,一大早,李孟羲就被喧嚣声吵醒了。

    等李孟羲穿好衣服起来,他看到,营中战兵,全集中到一起,排队列阵,整整齐齐。

    这其中,间或夹杂着关羽的训话的声音。

    李孟羲侧着耳朵听了几句。

    关羽的训话内容,大致就是,日后每一餐,什长伍长必须最后打饭,谁敢不从此令,军法从事。

    另,胆敢有仗势欺人,强捞稠粥者,一次发现,定斩不饶。

    嗯,就是昨夜说的分粥问题。

    不一会儿,战兵们就解散了。

    粥早已被伙夫们熬好了。

    关羽交代过了,想必今早吃饭的时候,应该就是,每什之中,普通士兵先盛饭,然后,伍长才盛,最后,才是什长。

    这样,就不存在有狗逼什长先把稠粥都给自己捞完的破事。

    李孟羲依然混在妇孺营吃饭。

    他端着碗,站在伙夫边,边吸溜着粥,便看伙夫给人分饭。

    因为李孟羲在边上旁观,伙夫就不敢有差错。

    昨夜刚吩咐过伙夫营众人,今早果然大为改观了。

    排着队领粥的大人小孩儿,无论大小,都是粥三勺。

    有遇到孕妇,伙夫还交代,吃完再来一趟。

    但,李孟羲竟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了。

    伙夫们支起的陶瓮,三十多个,瓮大小都不同,放粮多少也不尽相同,还有,伙夫们的勺大勺小也不一样。

    因此,有些队,粥稀一点,勺小,粥也就少。

    为了多打粥,为了生存,极尽了智慧,妇孺们都挤着朝粥多的队排过去了。

    这粥煮好也没多大一会儿,也不知,她们是如何准确的知道在哪能多打呢?

    应该是,眼巴巴的都瞅着呢吧。

    这让李孟羲顿时就又觉得,昨晚想的,统一炊具的想法,还是有点用的。

    妇孺们这里,跟战兵同伙吃饭又不一样了。
第二百六十章 麻雀虽小,应五脏俱全(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