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倒不是什么定律,而是一场长久的乱世之后,百姓渴望安定,而且有能力结束乱世的君主,十有八九是明君。
    “十有八九”,就代表不是绝对。
    既然不是绝对,那就“可能”会出现意外,“可能”会出现意外,最终就演变成“一定”会出现意外。
    如今的东胜神洲便是意外。
    后汉三国,诸多枭雄混战不休。
    如果从曹丕称帝开始算,持续了大约六十年,如果从黄巾起义开始算,持续时间则将近百年。
    百年战乱,大汉的元气已经打的油尽灯枯,必须休养生息,安抚百姓。
    可惜,最终摘取胜利果实的,既不是曹魏,也不是孙刘,而是司马家。
    神州大地没有迎来和平,而是更加长久更加凄惨更加颠沛流离的混乱。
    三国两晋南北朝,甚至可以算作是一体,因为这是一个持续的乱世。
    持续了数百年的乱世。
    人和鬼没什么区别的乱世。
    白骨皑皑,饿殍遍地,灾祸横行。
    所谓的魏晋风流,不过是盛开在尸山血海中的一朵奇葩。
    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每一个毛孔里都充满了普通百姓的血汗,每一个音符里都是寻常百姓的痛苦和哀嚎。
    当然,那些“风流”的世家大族,是半点也不可能听到,就算听到了,也半点都不会在乎的。
    那些思慕魏晋风流的白痴,先想想自己姓王还是姓谢,是哪家大族。
    万一投胎成了平民,可能刚刚出生就因为兵灾、疾病、饥荒而死。
    死亡的时候,那些“风流”的大才子们绝不会有丝毫同情,只会觉得这“下贱货”扰了他们喝酒论诗的兴致。
    就算投胎到了王谢世家,也要把时间算清楚,小心一个叫侯景的家伙。
    战乱固然伤不了小铃铛,甚至不能对小龙女产生丝毫伤害,世家大族的手段也奈何不了得道真仙。
    可这种白骨千里的凄惨场景,对于两个心智不成熟的小女孩来说,刺激实在是太大,还是少接触为妙。
    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就好,老爹还撑得住,用不着女儿去尸山血海的人间地狱中痛苦历练。
    ……
    没有人的预言能够精准无误,吕云澄当然也不能,先知不代表一切,毕竟这是一个存在无数变数的神话世界。
    尤其是,变数是吕云澄带来的。
    历史上的神州大地,百姓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可如今不是啊!
    天下四大部洲,西牛贺洲太远到不了,南瞻部洲妖孽盘踞不适合生存,还有北俱芦洲的大秦国可以依靠!
    嬴政手腕铁血霸道,人皇之位又能得以长生,经过数百年的经营,近乎把北俱芦洲完全占据。
    没有占据的,也是某些隐修天地大能的洞府,那些地方占不占无所谓。
    如今的北俱芦洲,固然比不得东胜神洲气运广博、钟灵毓秀,但铁血威严震慑妖魔,是一处人间乐土。
    “罗网”在东胜神洲,安插了无数的探子,大肆宣扬北俱芦洲的好处,引导一批批百姓迁移到北俱芦洲。
    周边异族想要趁火打劫,蒙恬王翦陈兵边境,把异族吓得狼狈逃窜。
    不只是秦国,灵山也已经动手。
    灾难诞生信仰,绵延数百年的天灾人祸最是适合宣扬理念,一位位罗汉菩萨分身转世,在东胜神洲宣扬佛法。
    对于饱受苦难的百姓而言,佛法确实很有安慰效果,尤其是“来生”这一理念,更是通俗易懂、饱受推崇。
    吕云澄的家眷也没闲着。
    祝无双和吕云澄共享庙宇,无需单独建庙,其余妻妾各自入世历练。
    绯烟有大秦支持,纤云辅助嬴政管理罗网,卫贞贞带着华佗、张仲景、董奉三位名医巡游天下。
    商秀珣带着馨瑶、孙尚香宣扬畜牧和兵戈之道;
    石青璇带着静娴、弄玉、甄宓宣扬乐曲之道;
    婠婠把魔门两派六道的理念,有选择的传承出去。
    白素贞和小青宣扬《白蛇传》,只不过把“许仙”变为“吕祖”,借着吕云澄的东风,获得了许多香火。
    唯一没有动作的,便是孙小红。
    倒不是真的没有动作,而是女帝不适合宣扬,她只能作为众人的大脑,为诸女宣扬理念提供策略。
    吕云澄曾经想过,把吕明达吕明毅带来,让他们带兵平定乱世。
    可一来此举大大违背天数,会破去很多大能的算计,会遭遇极大劫难。
    二来两个儿子各有打算,吕云澄不想挨孝子剑孝子斧,便只能随他们去。
    诸多弟子中,寇仲、徐子陵、独孤凤、宋师道关乎西游大计,暂时不能带过来,甚至需要隐藏相关命数。
    紫女、焰灵姬在秦国辅助绯烟。
    步惊云、聂风、断浪在风云世界辅助吕明达,同样来不了。
    韩湘子已经成为上洞八仙。
    诸葛无为和紫萱琴瑟和鸣,如今正辅助大禹组建新的天庭。
    算来算去,能够带来的唯有白云。
    白云出身于大文殊院,根基是文殊菩萨道统,而此时在东胜神洲大行其道的菩萨,刚好也是文殊菩萨。
    吕云澄让白云去东胜神洲宣扬教法理念,救护平民百姓,不仅不会恶了文殊菩萨,反而能修复几分关系。
    这点吕云澄也是非常无奈!
    和文殊菩萨关系变差,责任特么完全不在于自己,在于观音菩萨!
    事实上,吕云澄原本和文殊菩萨的关系不算差,算是点头之交。
    慈航静斋那点儿事,文殊菩萨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青狮也只当成是耍弄玩乐,丝毫不在意。
    偏偏在和观音菩萨论道的时候,问了一个个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些问题刁钻古怪的让观音菩萨语塞。
    观音菩萨不想在吕云澄面前丢丑,每次论道结束后,便去请教文殊菩萨。
    隔空论道,原本也没什么,三界大能对于论道都是支持态度。
    只不过吕云澄的问题太过刁钻,文殊菩萨偏偏是有大智慧的,属于三界最聪明的神仙,自有智者的傲气。
    为了想出问题的答案,时常搜肠刮肚闭关苦思,堂堂四大菩萨之首,愣是变得好似熬夜加班的程序员。
    这勉强也说得过去,毕竟智者喜欢难题,喜欢未知,喜欢解密。
    怎奈吕云澄嘴比较损,说话更是两头四面同时堵,费尽心思想的答案,转头就是一个更加别扭的悖论。
    一次两次还好,三次四次能忍,五次六次七八次,莫说是吕云澄,文殊菩萨连观音菩萨都避而不见……
    观音菩萨抱怨的时候,吕云澄惊得差点从昆仑山巅跳下去。
    面都没见过几次,这也能中枪?
    你这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怎的无端端要坑我?
    ……
    五台山。
    白云讲了一遍佛经,并用佛光化去了听经百姓的暗伤,正要回去休息,面前突然出现一个老和尚。
    老和尚慈眉善目,白须白眉,一看就是修行有成的得道高僧。
    至少看起来是!
    至于实际如何,在这个战乱不休的年代,佛也不能看破人心险恶。
    表面和善暗藏奸诈的,在这个时代比比皆是,稍不留意便有灾劫临头。
    老和尚很明显是奔着自己来的,白云虽有戒备,但还是主动上前搭讪。
    “阿弥陀佛,敢问大师法号?”
第688章 乱世出英豪,燃灯古佛到(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