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黄巾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初会张梁 形势不妙(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哥,我们九万大军进攻济南,守军只有五千,三天便拿下了。接着为了接应兖州友军,我们便攻下了济北。”

    “当时东郡卜巳带领两万部众已撤离东平,刚到富城。皇甫嵩大军一路追击,把卜巳围在了富城内。于是我让张宝留守济北,亲自领五万军驰援富城。”

    “相持五日,趁官军不备,我们突袭了官军粮车,官军大败,撤回了东平。我又趁势追击,攻破东平,官军剩下一万残部逃回东郡去了。”

    虽然不知道张梁面对的官军有多少人,但是凭他的叙述,应该是以少胜多连战连捷,大胜官军。

    “当时兖州军力空虚,正是西进的大好时机,可惜大哥不让我继续西进,而是退守济南。”张梁无奈地说道。

    “你孤军深入,左右无援,太过冒险了!”张角解释道。

    “哈哈,大哥你不知黄巾军所过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纷纷报名参军。各州各地,处处是我的补给之所,根本不用担心后援的问题!初到济南我们才九万人马,现在已经是二十五万的大军了!”张梁得意洋洋地说道。

    “哦?那很好!看来二弟治军有方啊!是大哥低估你了!明日应给你论功行赏!”张角笑道。

    “我的功劳就不用说了,张桓此番初上沙场,也斩了不少敌首,而且敢身先士卒,是个将才啊!”张梁突然夸起了另一个人。

    “是啊,大哥,这个亲侄儿我看比我还厉害。有勇有谋,是个英雄!”张宝这一补充,张淳就明白了。

    张梁嘴上说的张桓,应该是他的儿子。而张宝故意在“侄儿”的前面加了一个“亲”字,自然是冲着自己这个不“亲”的人来的,看来形势不妙啊!

    “哈哈,有这样的好侄儿,真是我张角的福气啊!”张角笑道。

    “大哥,既然桓儿可堪重任,我们三兄弟又只他一个儿子,你称帝之后,可立桓儿为储君啊!”张梁转了一个大圈子,原来是要说这个事情。

    “不错,大哥,让桓儿当太子是理所当然啊!”张宝也附和道。

    这个话题一提出来,场面就有些尴尬了。张淳不是傻子,张梁和张宝肯定是知道了张角要传位给他,所以才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来。

    反正张角还没有正式说要自己接班,那张梁和张宝肯定是还有一些挣扎的余地的。对于张淳来说,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他还真没有那么迫切的渴望。而且黄巾军现在是一团乱麻,张角也马上要死翘翘了,真的接了班,不累死才怪。

    南华老仙只让他挽救黄巾军,又没说一定要做皇帝,所以张淳心里也是不想当什么太子的。

    “淳儿,你先回去吧!”当张角让张淳先走开的时候,张淳心里也觉得一阵轻松。

    接下来是他们三兄弟的事情,当不当这太子,他还真无所谓。

    也不知道三个人商量出了什么结果,晚上的时候张角又让人把张淳叫了来。这回张角躺在了床上。

    “淳儿,今日之事,你不必介怀,既然上仙选定了你,我一定会把皇位传给你的。”原来张角怕白天的事情影响了张淳,故意又叫他来安慰一番。

    “我看二叔和三叔的意思,估计不会支持你传位给我的。”张淳说道。

    “人情事小,天命为大,我们现在刚立足,还轮不到争权夺势的时候!”张角这话倒是说的在理,黄巾军还指不定能撑多久呢,现在就争皇位,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一定要尽快将你扶正才行!彭先生帮我查探过,除了我那两个弟弟之外,黄巾军里其他将领大都愿意拥戴你。”

    “所以我准备明天祭天之后,在公布百官名册时,直接宣布立你为太子。到时候木已成舟,张梁和张宝也只能接受了。”

    张角的这个计划,虽然有点不利于团结,但是想想也的确是无奈之举。短时间内想让张梁和张宝改变对张淳的态度,估计很难,但是张角现在最缺少的又是时间。所以这先斩后奏的计划,的确是唯一的选择。

    “父亲,其实完全可以按照二叔的意思,立张桓为太子啊,我并不想当这皇帝。”张淳说道。

    “为何?”张淳的这番话,让张角非常意外。

    “不瞒你说,其实我来自一千多年以后的世界。那时候天下共和,已经没有帝王了。这千年之中,因为皇权的争夺,不知道惨死多少无辜的人。我不想因为一个虚名而引起不必要的争斗。”张淳坦白道。

    “哈哈......”张角大笑起来。“虚名......哈哈......不错啊,要不是因为虚名,我也不会带领百万信众起兵反汉了......”张淳的话,似乎刺中了张角的痛处。

    “既然如此,那暂且不立太子,一个月后再做打算吧!”张角轻叹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