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的穹苍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赈灾(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行长长的车队沿着马路向西方行进,前面是慈善总会宗室女子的车驾,中间是内务府工作人员的车辆,最后是二十辆卡车,上面装满了各种救援物资。

    慈善总会是皇室产业,资金来源于皇室拨款,每年四大银行和内务府以及一些皇室产业的盈利,都要拿出一小半,负责援助因病致困,因灾致穷的百姓。

    四大银行控制了全球经济,任何商业行为都离不开银行的控制,全世界的金银,九成九都在他们手中。

    而内务府是皇室直属的全球的最大的产业机构,不仅控制了全球矿产,还控制了全球大型贸易。

    全球最大的批发零售一体的家乐福,有一万家分店,不过是内务府的一项产业而已。

    大明五大洲的各种矿产,石油,都是由内务府控制,统一开采。

    这样的几家巨无霸,联合在一起,每年的利润十分惊人。

    慈善总会每年获取大量资金,然后由皇室和宗室的女子负责资金划拨,从内务府再采购各种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东洲地大物博,人口稀少,从北极到南极的南北大陆,至今才有两亿人左右。

    从人均收入上来说,这里的百姓比中洲许多地区的百姓更多。

    当然,这里的生活也更苦一些。

    北大陆北部大都是冰原,每年大半时间气候都极为寒冷。

    北大陆中部,到处河流纵横,每年都会经历水灾。

    北大陆南部,每年都会经历台风,龙卷风,土壤的产出也极为有限。

    三河城位于丘陵地带,东南部是山区,西北部是平原,还有丰富的煤炭与铁矿,是一块物华天宝的宝地。

    这里唯一经常受灾的地区,就是三河府的山南县,这个县城位于薛州郡的最西端,毗邻向西河(俄亥俄河)。

    县城辐射了方圆几百公里的木材转运,皮毛交易,算是一个贸易重镇。

    由于县城是依托木材交易建立起来的,距离河道不远,背山面河的环境也让县城没有更好的地方搬迁。

    最少在这里的木材资源没有消耗完之前,县城不能搬迁。

    但向西河几乎年年都会发大水,特别是今年,上个月的连续阴雨天气,洪水数十年难遇,整个县城的几万人,全部受灾。

    一直到今日,洪水依旧没有消退,这里的数万民众只能住在山上。

    前段时间,慈善总会就已经调集了大量的帐篷,食物,第一时间安顿灾民。

    今天这次送货过来,已经是第三批了。

    由于慈善总会有规章,每一次救援必须要有宗室成员在场,任何物资不能挪为他用,并做监督,所以没人敢疏忽。

    因为宗室负责出头,内务府负责物资,府兵和驻军负责出人,民政官员负责统筹,律政官员负责监督,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闭环。

    任何一方出了问题,被追责起来,都会面临无法承受的后果。

    周北的车在小车队的后方,他不是编制人员,只是跟着郡主来增长阅历,不能占据主位。

    但因为他们这样的人不少,大都是官宦子弟,也形成了惯例,有专门的管理条例。

    幼薇和朱立清也是编外人员,不过她们被朱丽华带着,坐在朱丽华的车内。

    一边开着车,一边从后视镜里望着后面的皮卡。

    皮卡是徐功成在开,他带着一个叫侯贵强的壮汉,两个人在车内放着震耳的音乐,好不开心。

    侯贵强是徐功到的兄弟,也是三河城的一个混子,管着几家青楼。

    此人当过十年海军,隶属海军陆战队,犯错后被开除军籍,才回到三河城。

    他原本也在当探子,行事不择手段,黑白通吃,后来嫌收入低,干脆直接辞了工作,接管了一家青楼的服务,并逐渐做大。

    他对徐功到很忠诚,跟徐功成和周北两个小一点的相处也不错。

    周北看中他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经常约着一起打猎,喝酒,在周边外出的时候经常叫上他。

    前日烦躁不已,又恰逢风雨欲来,周北心中有些担忧,就让徐功成把他也叫上。

    山南县是三河府最偏远的一个县,距离三河府大约一百公里,不过大雨冲毁了直达的道路,他们的车队绕了一个大圈,在中午时分才抵达山南县的后山。

    百姓都已经安抚了下来,重伤重病的转运到后方救治,山上秩序井然。

    朱丽华是三河府慈善总会的会长,特意穿了红色的郡主服,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这个时候,她没有一点娇气,一会儿钻进灾民的帐篷查看住宿条件,一会儿来到临时医院,怀抱一个混血儿病婴,让记者拍照。

    午饭时候,她也不单独吃小灶,而是跟灾民同喝一锅汤,吃的也是白面馒头。

第二十四章 赈灾(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