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种田文之灵泉在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逛街(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咦,这是?”柳燕吸了吸鼻子,停在了一小摊贩前。

    破布上摆了几丛植物,绿杆上面是黄色小花,杆下面是被泥糊住的黑色茎块。

    要是在山里遇见,单纯从地上的花杆部分,柳燕是绝对认不出来的。

    柳燕蹲在地上,拿起一丛,把茎块上的泥抹掉了一些后,那刺鼻性的气味就更浓了。

    “这是什么?”蒋大郎捂着鼻子问道。

    “姜,可以煮鱼的。”

    听到可以煮鱼,蒋大郎的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捂住口鼻道:“这味道不好闻。”

    “哈哈”柳燕笑了:“要先切细,一点点就好,然后加油暴香泼在鱼上,再淋点酱油,保证好吃。”

    “真的?”蒋大郎半信半疑。

    “当然是真的”柳燕说完,转头问:“小哥,你这是山里挖的吗?”

    “是啊,不过不是用来吃的,是切片泡水喝,能治头疼脑热。”

    “这倒是,俗话说,东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以前我每个月来那个的时候,肚子疼的要命。

    我妈都会泡一杯红糖姜茶给我喝。”柳燕说着说着,心中满是思恋和感慨。

    “什么是医生?你来那个是来什么?”蒋大郎满头问号,柳燕刚才那段话,他一句也没听明白。

    “你问那么多干嘛,要不要吃。”柳燕把姜往蒋大郎跟前凑了凑。

    “不要不要”蒋大郎如临大敌,连忙闪开了。

    “这能自己种吗?”柳燕问到。她想知道这时代,姜是不是普遍种植的。

    “不能,都是深山里挖的。”

    “哦,那多少钱?”

    “一丛十五文”

    “这么贵?”蒋大郎惊呼道。

    “这不好找,得到深山里去。”

    “招娣,不要了。这山里肯定有,我帮你去挖。”

    “没事,我要两丛。”柳燕看着卖货小哥穿的破破烂烂的,也不跟他讲价了。

    现在她家每天将近200百多文的收入,在村里也算高收入人群了。

    “好咧”小哥很开心,用竹叶子包好了茎块部分,递给柳燕。

    柳燕把它竖着放进筐里,避免被东西压到它的杆和叶子部份。

    回去后她想把它种起来,以后不能推广,自己吃也好。

    付完钱后,两人便离开了集市。来到集市旁的店铺一条街。

    有杂货店,米店,布店,成衣店,药店,酒铺,银店,当铺什么的。

    柳燕基本每家铺子都去看了一下,这里的调味料只有盐,酱油,米醋,麻油这些最基本的。

    什么五香粉,味精,十三香之类的调味剂都是不存在的。

    成色最好的大米没现代的白,但柳妇最近买了一些。

    柳燕吃起来感觉很不错,米香味很浓。

    因为想买点酒答谢三伯的照顾和顾伯的买糖钱,柳燕也去了酒铺。

    这里的酒据说是下等酒,最便宜5文一斤,最贵的36文一斤。没有现代种类繁多,清一色都是白酒。

    至于中等酒,那是府城才能看到的,而上等酒就只有皇亲贵胄才能喝到了。

    除了桂皮,八角、花椒一类的香料,无论是杂货铺或者药店都没有看到。

    逛完店铺,蒋大郎的筐里多了一瓶酱油,一瓶米醋,一瓶麻油,两壶酒。这些东西都很贵,花了柳燕将近100文钱。

    酒,柳燕买的是五文一斤的,她想往里面加点灵泉,想必味道绝不比36文的差。

    至此,柳妇给招娣的一小袋钱差不多用完了。这花钱如流水的手法,把蒋大郎看的一愣一愣的,心里肝胆俱颤。

    他娘可是一文钱想掰成十文花,这招娣是一百文当成一文花。

    看看天色,将近中午。柳燕想去看看客云来的生意怎么样?便和蒋大郎提前回去了。

    客云来的生意果然很好,还没到中午,外面已经排了一条长龙,人人手上有根写着号码的竹签。

    看到一位伙计拿着纸条走出来,长龙便骚动起来。

    “1,5,8.......”伙计念了大概十五个号码后,道:“这些是今天抽到的幸运号,请拿着号码的贵客跟我进来。至于没有抽中的贵客,请下次光临。”

    伙计话落,抽到号码的人都欢乐的拥了上去。没抽中的唉声叹气,有的还赖在那里不肯走。
第二十三章 逛街(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