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莽夷国给激怒了,一些大臣纷纷向女皇雅琳娜提出要出兵攻打违背盟约的小宋国。
这些大臣中有一个叫米奇汗的,这个人是莽夷国的先帝沙哈汗的侄子。
自从沙哈汗死后,在牛峰的帮助下,帮雅琳娜继成莽夷国的帝位,雅琳娜继位不久就以保证国家安全,不会因为争夺皇位而发生政变为由,改变了皇位的继承制度,从评选制改成了继承制。
而且早早地封她的儿子牛思峰为太子。
她的这个举动引起了沙哈汗家族的强烈不满,尤其是以米奇汗为首的这些人,米奇汗野心勃勃,一直觊觎雅琳娜的皇位,千方百计地想把雅琳娜母子干掉抢夺皇位。
现在,发生了这件事,米奇汗就逼着雅琳娜向小宋国用兵,因为他知道雅琳娜之所以可以得到帝位,而且一直不倒,就是因为有牛峰在。
有牛峰在,莽夷国的那些一直蠢蠢欲动的将领都知道牛峰的厉害,所以,从来不敢提进攻小宋国的事。
现在出了这事,莽夷国是占理的,毕竟小宋国先违背了两国的盟约,如果不马上进行反击,有失国体。
面对着这些大臣的逼迫,雅琳娜也非常得为难。
她不想和小宋国动兵,她深知,一旦和小宋国动兵,小宋军必定会派牛峰出来和他们打,两边一下就成了仇敌,自己也就失去了牛峰这个最强力的保障,皇位就不稳了,弄不好自己和儿子牛思峰的性命都不保。
她更深知米奇汗等人的险恶用心,所以,她否决了向小宋国用兵的建议,而是提出让小宋国赔偿白银五万两,马匹两千匹。
并把这个要求写在信上,派特使来到小宋国交涉。
赵水灵正在急于处理裁军的事,没心思管这件小事,就让庞蓉来处理。
庞蓉这个人一向以“公中体国”、“铁面无私”著称,他觉得就这么点儿莽夷国就要这么多东西,多少有些欺负人。
所以,她拒绝了莽夷国的要求,并且说小宋国会很好地处理此事。
然后,她以内阁和兵部的名义给新州知府范可奇写了一道公文,让范可奇马上把那些降将降兵抓起来,按盟约送回莽夷国,然后由范可奇亲自去莽夷国赔礼道歉。
按说这个处置方法也不算太差,可是,问题出在范可奇身上了。
他接到公文一看,说是要他放了那些逃过来的降兵降将,而且要自己亲自去他最痛恨的莽夷国赔礼道歉,他气得不行,就是顶着不办。
内阁和兵部连发了几道公文要求他马上照章办事,最后把范可奇给逼急了,杀了这些人,并且把这些人的人头送回了莽夷国。
这可把莽夷国的那些大臣们给气坏了。
本来小宋国的人违背盟约接纳了他们的逃将逃兵就够欺负人的,现在倒好,他们不但不把这些人送回来,反而把他们给杀了,还把人头给送回来示威,这就是宣战。
米奇汗马上带着几个以前的皇族和几个将领进宫找雅琳娜要求出兵攻打新州以雪国耻。
雅琳娜被逼无奈只好同意了。
就这样,米奇汗率十万精兵攻打新州。
新州守将范可奇管理州中政事是把好手,打仗就差得远了,他看见莽夷国攻打新州,马上率十万兵马杀出去与莽夷国决战。
莽夷国多是骑兵,而且个个骁勇善战,而小宋军这边大多是步兵,根本就不是对方的对手,双方大战了一天一夜,范可奇战死了,十万兵马也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
最后,让米奇汗率兵攻入了新州。
六百时急报送到京城,兵部一见吓坏了,马上报到内阁,内阁的这些阁员们也吓坏了,忙拿着战报去见赵水灵。
赵水灵正打算亲审“刺田”一案,一听说边关出了这样的事,顿时傻了,忙问众阁员怎么办。
众阁员都沉默不语,谁也不说话。
现在的形势非常清楚,想派人带兵出去打仗只有牛峰一个人可选,可是现在无论是皇上,内阁都想借这次的“刺田案”把牛峰搞掉。
赵水灵急了,“你们怎么怎么了,怎么一遇到大事就都哑巴了,你们倒是说话呀?”
众阁员还是都不说话,赵子砚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道:“皇上,现在只有您来选了,是要用一下牛峰,还是要搞掉他。”
众阁员马上点头,他们现在也都是这么想的。
他们把这个烫手的山芋又推给了赵水灵。
赵水灵恼火的埋怨道:“我们小宋国这是怎么了,一打仗就得牛峰,一打仗就得找牛峰,难道离开的牛峰,我们小宋国就活不了了吗?”
第847章 边关告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