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水灵生气地说:“为什么,你又要替牛峰说话,你一向是替牛峰说话的,现在这人证物证俱在,就算他功大,朕就不能办他吗?”
“皇上,您这么说老臣,实在让老臣无话可说,老臣倚老卖老地说,老臣侍候了三朝皇帝,还没有哪位皇帝这么说老臣了,行了,既然皇上这么评价老臣,老臣什么话也不说了,告辞,你们就在这乱吧。”
说着,拱了拱手,转身就要走。
赵子砚拦住了她,“庞大人,现在这事儿不是太过突然了吗,咱们小宋国自立国以来,还没出过这么大的事,你就不要生气了,有什么话,你慢慢说嘛。”
赵水灵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有些过火,站了起来,拉住了庞蓉,“您可是我的师傅,怎么和我一样不经事呀,坐下!”
赵水灵有意自称“我”而没自称“朕”。
庞蓉这才消了气,语重心长地说:“皇上,这些东西老臣也看了,算不得什么人证物证俱在,不过是一些人一面之辞。退一万步说,这些事全属实,皇上现在你也不能办那牛峰呀?”
“为什么,为什么现在朕不能办他?”
“他现在立下了不世之功,现在在百官和百姓中如同神一般,皇上,你把一个神给办了,百官和百姓人怎么想,会不会觉得皇上你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为君者的大忌呀皇上。”
赵水灵沉默不语。
庞蓉又说:“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现在整个军中牛峰也如同神一般,各位大人也应该知道,现在军中只认牛峰,不认朝廷,那些骄兵悍将个个视他为父母,你办了他们的父母,他们会答应吗,一旦闹出兵变来,谁能来收拾这个结果?”
庞蓉这话一出口,所有的阁员,包括柴韶华在内全部阁员也都沉默不语了。
他们都知道,那些骄兵悍将一旦闹起事来,除了牛峰,没有人可以安抚得下来,闹不开就会闹成一个不可收拾的大风波。
过了良久,还是没有人说话。
赵水灵火了,大声地问道:“你们这些人怎么了,都哑巴了吗,怎么不说话呀,你们倒是给朕拿个主意呀?”
柴韶华想了想说:“皇上,要不然这样,派一个可靠的人暗中调查此案,先不要露了风声让牛峰和他的党羽知道,等查出实据来,也要些日子;再一个,请皇上下旨把现在这些兵给消减了。
现在,也不打仗了,没必要养这么多兵,这么多人马天天的人吃马喂的,日子久了,户部的财政也受不了。”
户部尚书马上说:“皇上,柴大人说得对,现在的兵实在是太多了,牛峰这次回来带回来四十万兵,这些兵中有一大半是丹通国的兵,还有一部分是莽夷国的兵。微臣统计了一下,总共有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一定得全部裁撤!”
赵水灵看了看赵子砚和庞蓉,“你们二位看呢?”
赵子砚和庞蓉同时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
赵子砚说:“皇上,还有件事,就是封赏牛峰和下面的将领还有抚恤那些伤亡士兵的事,对了,还有裁撤这些士兵的费用,总不能一两银子也不给他们就把他们给赶走吧,这也是一大笔的银子。”
赵水灵想了想,“牛峰不是交上来一千多万两银子吗,就用这笔钱吧,至于那些将领,该封赏的也一并封赏,人家和这些事没关系,咱们不能混为一谈。”
“皇上,那牛峰怎么封赏,当初人家出征时,您可是亲口答应,等他凯旋回来,您要封人家亲王爵,这怎么办?如果现在不封他,会不会引起他的警觉呢?”
柴韶华冷冷地说:“赵丞相,难不成牛峰犯了这么大的罪,还要给他加官进爵,这是什么道理呀?”
赵子砚白了她一眼,“柴大人,现在没查清楚,还不能说牛峰有多大的罪,人家立了这么大的功劳,难道朝廷装聋作哑,皇上的话不值一文,你这样要置皇上于何地呀?”
赵子砚这话把柴韶华说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庞蓉想了想说:“皇上,老臣倒是有个法子。”
众人把目光投到庞蓉的脸上。
赵水灵说:“庞师傅,你有什么主意,你快点说呀。”
庞蓉又仔细地想了想说:“皇上,老臣是这么想的。亲王爵,既然是皇上您答应了,就得封他,否则皇上的颜面没处放,也显得朝廷太小气,不如就封他个海亲王,不封封地,只封空爵,还有,再多多封他些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