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若伦越想越恨,越想越气,一拳打在墙上,气呼呼地说:“你们三个东西不要再落到我的手里,你们落到我的手里,我必要了你们三个的狗命。”
说归说,华若伦非常清楚,自己恐怕这辈子没有机会要了这三个混蛋的命了。
回京之后,刑部审他,有了这三个人的证据,他再怎么辩白也无济于事,叛国通敌是大罪中的大罪,一旦他被判有罪的话,恐怕他的命是保不住了。
第二天上午,太监带着四五个随从和三十几个士兵还有那三个侍卫,押着戴着一身刑具的华若伦往京城走。
天上的太阳很足,这些人走了一上午,都走得口干舌燥的,突然看见前面有一个茶摊儿棚子,一个汉子正往灶上的一个大铜壶里添水,旁边放着两个装水的木桶,茶摊上坐着七八个人正在喝茶闲聊。
一个随从对太监说:“公公,前面有个茶摊儿,大家都渴了,不如去喝口茶怎么要?”
太监点点头下了马,“行啊,咱们就坐下来歇歇脚,喝口茶再走吧。”
几个人下了马,来以茶摊儿前,坐下。
茶摊子只有四五条凳子,坐了那七八个人,已然是没有坐位了,太监的几个随从上前把七八个茶客全给赶到一旁,扶着太监坐下。
其它人也都有座的抢着座儿坐,没坐的只能站着。
天气太热了又走了这么远的路,这些人又渴又累,直叫那个掌柜的快点煮茶给他们喝。
那掌柜的陪着笑脸说:“各位官爷,我这小摊子小,你们一下来这么多人,我就这一个壶,一时煮不过来,你们先等一等呀,这几位客官也急等着喝茶解渴呢。”
那三个侍卫警惕地左右看了看,这个地方是一条山路的路口,前面有个小树林,四周也没什么店铺和人家,显得十分得荒凉。
那三个侍卫见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会有这么个茶摊儿呀?
三个人交换了下眼色点点头,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一个侍卫走到太监面前小声地说:“公公,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会有茶摊儿呢,咱们可是小心点儿呀。”
太监看了看那茶摊儿的摊主,是个壮年汉子,一脸的肃穆,又看了看那七八个茶客也都是身材魁梧,虽说没有座儿也是坐在地上喝着手中的茶,而且有几个偷偷地向他们这些人探视,他也有些警觉了。
于是,站起来招呼着这些人走。
这些人正等着好好地喝几碗茶再歇歇脚,听说要走个个骂骂咧咧的站起来,一个领头的听说是那个侍卫不让他们在这儿喝茶歇脚,对着那个侍卫破口大骂,“你他娘的什么东西呀,跑在公公耳边胡咧咧什么呀,害得我们不能好好歇歇。
那个侍卫说:”兄台,这前不着村,不后着店的,出了这么个、茶摊儿恐怕有诈呀?”
“去你妈的,有你奶奶个诈。”
刚才被赶走的那七、八个茶客见他们走了,又坐到凳子上。
这个时候,掌柜的已经把新一壶茶给煮好了,给这七八个人又上了新茶,那茶香味四下飘溢,非常得香。
太监带着这些人刚走出去不远,并未见那七八个人还有掌柜的有什么异动。
那太监之所以作样子走,是想看看这几个人有什么反应,现在,见他们并没有什么异样的反应,也就放下心来。
他自己也是渴得非常得难受,早就想好好地喝上几碗解解渴,再一下也想歇歇脚。
再往前走就是足足要走大半天的山路了,而且没有泉水,得等到天快黑了才能到有人烟的地方。
那太监犹豫半晌,喝住了众人,“停停停,咱们还是回去喝几碗茶吧。”
众人一阵的欢呼,那三个侍卫忙劝道:“公公,还是不要喝了,这个地方有茶摊儿实在是蹊跷呀,公公,还是小心为上呀。”
太监不以为然地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再说,我们有这么多人,他们就七八人,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呀,还有呀,你们看,我们走了这么远了,他们并没有什么异动呀,不会有什么事的,行了,往回走吧。”
一行人又折返了回去,来到茶摊儿前又把那七八个歇脚的茶客给撵到一旁,他们又抢占了茶摊棚子。
一个侍卫拿过桌上这几个人喝过的茶碗闻了闻,又看了看颜色,似乎并没有什么,一个侍卫抿了一小口茶,品了品,向另两个摇了下头,示意这茶里没什么毛病。
他们这才放下心来。
一个太监的随从渴得不行,走到摊主面前催摊主再烧一大铜壶新水给他们喝,不要之前壶里的旧水,摊主应了一声,从旁边的水桶里拿出一个水瓢往灶上的大铜壶里倒新水。
那随从注意到,这个摊手的一根黑乎乎的手指伸在瓢里了。
第653章 报仇雪恨(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