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怎么利用高昆仑,当然是利用他对付卓世庆。
这一点卓世庆再清楚不过了。
卓世庆是强盗出身,又从过军,带过兵,他可不想束手待毙,他一定要绝地反击。
可是,以前,遇上棘手的事,他都会把高昆仑找来向他问计,现在,高昆仑不在了,他一时没有主意。
正这时,一个人像鬼一样无声地走了进来,轻轻地叫了一声,“卓大人。”
卓世庆抬头一看,吓了一跳,“怎么是你呀?”
这个人叫徐国卿,是一个押司,因为和卓世庆是同乡,所以就在卓世庆就给他安排了押司的职位。
他读过十几年书,而且最喜欢听评书,自小觉得自己如诸葛亮似的有卧龙凤雏之才。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才学,谋略比高昆仑要高一筹,一直想取代高昆仑的第一谋士位置,但是,卓世庆看出他志大才疏,只会纸上谈兵,所以,一直并没有重视他,只是因为是同乡给他一口饭吃,所以才安排他当了个押司。
徐国卿觉得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当个小小的押司实在是憋屈,早想就想能另寻他途,攀个高枝走人。
可是今天高昆仑出事了,徐国卿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拿了一副家传的唐伯虎的春-宫来找卓世庆。
卓世庆这个人虽是个粗莽的人,但是最喜欢春宫图,尤其是唐伯虎的春-宫图,让人用大笔银子四处购买,但是买回来的都是假画,卓世庆一直引以为憾。
徐国卿早知道此事,但是他一直不舍得把这副家传的宝画送给卓世庆,现在,升迁的机会来了,他才咬着牙把东西拿了出来,谋求进身之路。
他向卓世庆拱拱手,“大人,学生刚刚有幸购得一幅唐伯虎的春-宫图,学生知道卓大人最爱这个,于是就送来了,请大人鉴赏。”
说着,把那幅画放在桌上小心地展开。
这幅画画得非常精妙,画中是一个貌美如花、体态丰腴动人的半-裸女子坐在一个后花园的秋千上,身着纱衣,半隐半露,两条玉腿叉举在秋千的两根绳子上,一官帽纱衣男子赤着下半身,卧在她的两腿间正在行“男女之事”。
这幅画画笔细腻,人物传神,两人的样子栩栩如生,男子是背对着赏画者的,而那半-裸女子半对着赏画者,一张俏脸如花,娇眸回转,娇羞难耐的样子非常得迷人。
旁边留白处有两行清秀的小字:“半帘清风,一塌明月,半似含羞半推脱,回头叮咛轻些个,不比寻常浪风月。”
卓世庆虽说不懂什么画,但是还是被这幅给看呆了,目瞪口呆地盯着那幅画儿看了半天,突然醒悟到:自己现在面临绝境,哪有心思玩赏这种东西。
他满脸不悦地瞪了徐国卿一眼,“徐国卿,你拿这种东西给我看什么?”
徐国卿本以为卓世庆看到这种难得的好东西会大加赞赏自己,没想到他是这种反应,略呆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原因所在,笑了笑,“大人是为高大人的事烦恼吧?”
卓世庆怔了一下,“你问这个干什么,难不成你有办法救他?”
徐国卿微笑着摇了摇,“刚才学生也听说了这事,现在高昆仑人证物证俱在,而且他自己也招了供画了押,这个案子恐怕翻是绝对翻不了了,为了保险起见,大人不如痛下杀手,一了百了地解决了此人,解决了此人,大人就不会怎么烦心了。”
“你的意思是说杀了他?”
徐国卿点点头。
卓世庆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现在他在大牢里,不仅有那些差拨看着,还有飞鹰营的人护着,怎么杀了他呀?难道你要我一个古州知府派人去劫大狱?”
徐国卿摇摇头,胸有成竹地说:“学生当然不会让大人您去劫大狱,学生的法子是……”他做了个射箭的手势。
卓世庆眨了眨眼睛,“你的意思是要我找个箭手从远处射死他?”
徐国卿点了点头,“是的,大人,学生偶尔也去过大牢,大牢里的犯人一般是在下午申时三刻出来放风,大牢外面有一棵大杏树,学生有一个远房表弟,以前在军中是个神箭手,
后来因为犯了军规被人撵出军队,现在各处以卖艺为生,学生打算给他几两银子,让他在申时时躲在那棵大杏树上,一箭结果了高昆仑!”
卓世庆皱起了眉头,“大牢里的兵可不少呀,他那容你那个什么表弟放箭射人?”
徐国卿神秘地摇摇头,“卓大人,当然不能只派他一个人,我们可以使个‘声东击西’的法子。”
“怎么声东击西呀?”卓世庆问。
第583章 声东击西(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