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砚回到自己的船舱一整夜都没睡好,到了凌晨时分才勉强地睡了一会儿,一直到外面天光大亮,有一个侍卫走进来,拱手道:“大人,船已到了古州了,咱们是不是马上下船上岸呀?”
“喔?到了古州了吗,这么快?”赵子砚拉开舱帘儿向外望了望,外面果然是一个非常繁荣的码头,不仅有许多停泊的商船,还有许多来来回回,做着各种身份的行人,河沿边上还错错落落有几个酒家。
赵子砚说:“既然已经到地方了,我们就下船吧。”
那个侍卫给她带官服,她拒绝了,“不穿官服,穿男装便服,还有你们几个也都换上男便装,不许穿官服。”
那个侍卫服侍着赵子砚穿上男装便服出了舱门,看见牛峰也是一身便服带着几个飞鹰营的营员要往船下走。
牛峰一见赵子砚马上拱手道:“公主,昨天晚上睡得还好吧?”
赵子砚白了他一眼,小声地说:“牛峰,你听清楚了,我穿便服的时候或者不是正式的场合,你不要叫我公主,叫我赵公子,明白吗?”
牛峰看了看赵子砚身上的男装,完全就是一个翩翩公子的模样,笑着点点头,“下官知道了。”
赵子砚又说:“不要叫我公主,你也不要说什么上官下官的。”
“那下……好我该怎么称呼呀?”
赵子砚想了想,“你比我大几岁,就称像那些平常百姓那样自称愚兄吧。”
“愚兄?哦,愚兄明白了。”
船工吆喝着把船驶至岸边停泊,放下踏板,牛峰等人立在旁边,等赵子砚等人下了船,他才跟着下了船。
后面的人把车马什么也弄下了船。
按惯例,他们是朝廷下来的官差,而且赵子砚有钦差大臣的身份,可以住古州的驿馆,但是,赵子砚下船之前就吩咐过了,所有人,和车马都不准去住驿馆,都住在客栈,而且都要藏着身份,不许暴露。
所以,早有人在他们下船之前就乘了一条小船上了岸,安排了这些人的住宿。
给赵子砚和牛峰等几个四品以上的官找的是一个颇具风味的名叫“太白客栈”开了几间上房。
赵子砚想看看古州的民间风情,连马也不骑,步行着沿着街慢慢地往前走着,牛峰等人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走着走着,一个在街上揽客的店小二儿见赵子砚一行人虽说都穿着便服,但是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这个店小二儿虽说年轻,可是当店小二儿也当了几年了,看人一打眼就能看个七七八八,一看赵子砚等人的样子就知道这几个人非富即贵,而且不是本地人。
他马上热情地迎上来,对着赵子砚点头哈腰地打了招呼,“哟,这位公子爷,您几位是打尖呀,还是住店呀?”
店小二儿离赵子砚很近,在赵子砚旁边的一个侍卫上前一步,冷着脸挡了店小二儿一下,“喂,不许近前,退下!”
这个侍卫一副官腔,把店小二吓了一跳。
赵子砚对那个侍卫挥了下手,又对店小二非常和蔼地说:“小二儿哥,我们想打尖,你们店里有什么好吃的呀?”
店小二儿马上恢复了笑脸,非常熟络地说:“哟,公子爷,这您就可问着了,我们店里最好的就是刚打上来的螃蟹,个个活,个个鲜,个个肥,保证您呀,吃一个想两个,吃两个想四个。”
赵子砚笑了笑,“那我们就去你们那尝尝。”
“我给你前面带路。”
店小二儿引着赵子砚等人进了他们的店,因为赵子砚和牛峰的官阶大,所以,他们两人坐一桌,其它人坐在别的桌。
店小二儿给每桌上了一大盘煮着红红的,冒着香气的大螃蟹,还有几碟小菜,以及一壶酒。
牛峰拿起一个螃蟹扯下一个钳子就啃了起来,样子非常得粗鲁,而赵子砚吃得非常斯文,拿过一只蟹来,打开蟹斗,掰下只蟹钳,用蟹钳的尖挑去蟹囊和腮,又剔去六角心和前肠,将那白嫩鲜介的蟹肉剔到一个小碗里,蘸着旁边的姜醋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了起来。
牛峰看她吃的斯文可爱,不由得也学着她的样子吃,可是学得半像不像非常的滑稽。
赵子砚看他的样子,先是憋着笑,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牛峰看了她一眼,“公……赵公子,你笑什么呀?”
赵子砚小声地说了句,“牛嚼牡丹,暴殄天物。”
牛峰不以为然地说:“我和您可不一样,你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我是含着草根出生的,您别在意。”
说着拿起酒壶给赵子砚倒了杯酒,赵子砚摆摆手,“我在外边不喝酒,你自己喝吧,我喝点茶就行了。”
牛峰挥手叫来店小二儿,“给我们公……公子爷沏壶好茶来。”
店小二儿马上陪着笑脸说:“客官,我们这里有好种茶,有的茶,多少贵了些,您看……”
牛峰不以为然地说:“银子不是问题,尽管把你们最好的茶拿上来给我们公子爷尝尝。”
店小二儿马上退下,不大一会儿,提着一套非常精致的茶具,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茶托上来了,刚要给赵子砚倒茶。
第561章 优雅先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