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争了几天,最后,柴韶华决定让户部尚书吕芳来操办这件事,并给这个官办银号起了个名字叫“汇通天字银号”,之所以加上“天字”两个字,是显示出这个银号是由朝廷来办的。
又给吕芳这个总操办人封了个半商半官的职位叫“总督办”。
柴韶华之所以让吕芳来操办这件事,是因为吕芳是她多年的心腹,如果由她来操办这件事,就可以按照她的意思彻底断掉不空和尚的财路。
一旦不空没钱了,他的实力就会大大的减损,以后再收拾他就容易得多了。
吕芳当然也愿意接这个肥差,可是,她又不想舍弃现在这个户部尚书的肥差。
在她的眼里,钱很重要,但是官更重要,如果没有官,哪怕有再多的钱,不但不那么威风,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也没了官场的庇护,会有很大的危险。
所以,吕芳在筹办银号时,就悄悄地让自己的弟弟吕蒙来当自己操办。
吕蒙现在是一个户部主簿,从四品的官,为人贪财好色,非常得嚣张。
各地州府对这件事非常得抵触,因为一旦这个官办银号建成了,他们就会比以前少了许多油水。
还有一个问题。
建银号是需要本钱的,按朝廷的意思,这些本钱需要由各地的州府从府库里的银子里出。
各地州府府库的银子本来就不多,如果再从里面出的话,衙门的银子就更紧了,所以,各地的官员极力反对和阻止建这个银号。
而吕蒙仗着自己是京官,又是吕芳这个柴丞相绝对心腹的亲弟弟,根本就不把这些各地的州府放在眼里,强逼着他们出钱建立这个官办银号,弄得官员们怨气冲天。
吕蒙勉强在三个州建立了三个银号,正在他得意洋洋地准备在第四个州古州再建一个银号时,却在一天晚上被人给刺杀了。
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朝廷震动,马上派了一个刑部侍郎带着十几个人来到古州查案,查了一个多月也没查出个结果来。
其实,那个刑部侍郎非常清楚,杀吕蒙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古州知府卓世庆。
卓世庆以前是一个豪门子弟,从小就不喜欢读书,最喜欢武枪弄棒,长大后各种游荡,结交江湖上的三教九流。
后来他又从军,因军功升了个四品的将军,却因为不服上司管束,把上司给打成重伤,因此被判充军。
没想到这个家伙在充军时又是屡立奇功,连破几个大山寨的强盗,因功升了文官,他爹又上下使银子让他当了古州知府。
吕蒙来到古州之后,和前面的三个州一样,又有强力推行则州府出钱建银号的事,态度非常的强硬嚣张。
卓世庆不理他的茬儿,推着不办。
吕蒙恼了,马上给吕芳写了封信,又向朝廷上了折子,要求朝廷以阻碍上司办差为名免了他古州知府一职。
没过多久,朝廷就下了文书,罚了卓世庆一年的俸禄,而且把他由实职知府降为署理知府。
卓世庆一下恼了,就花钱找了几个江湖杀手半夜里到了吕蒙的驿馆把他给杀了。
那个刑部侍郎虽说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一是没有真凭实据,二是他也不敢得罪卓世庆,担心在古州也像吕蒙那人不明不白地让人给杀了。
但是,他又不能不回去交差,就在这个刑部侍郎无比为难之际,来了一个叫刘华强的买卖人找他,说古州府大牢里有一个王爱民的江洋大盗,已经判了死罪,马上就要执行死刑了,他愿意出钱让他替侍郎大人应付差事。
那个刑部侍郎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应该是卓世庆看出他的为难,就主动出钱让他交差。
他心领神会,马上顺手推舟去找卓世庆说查到一个叫王爱民的江洋大盗与刺杀吕蒙有关,要求卓世庆帮忙提审这个人。
卓世庆马上照办,就把这个人给提了出来进行审讯,最后连刑具也没上,这个王爱民直接就承认了吕蒙是他所杀,杀人的动机是无意间看到吕蒙是个有钱人,他杀他就是为了抢吕蒙的银子。
这个刑部侍郎就以劫掠杀人结案上报。
吕芳完全不相信这个案子是这个原因,她也怀疑是当地的官员搞的鬼,于是马上派心腹去古州要提那个叫王爱民的江湖杀手,可是,她没想到,等她的人到了古州,那个王爱民已经被官府给杀了。
这个案子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之后,吕芳又想派一个得力的心腹去办这个差事,可是再也没有人敢接这个差事了。
没办法,吕芳只好辞去了这个总督办的职务。
内阁又重新议新的总督办人选,选来选去也没选到合适的人选,勉强选了几个,人家宁可不做官也不干。
正在柴韶华和内阁阁员束手无策之际,赵子砚却主动提出要接这个差事的要求。
第558章 银号总督办(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