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桃花小神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3章 鲜花待采(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柴韶华见赵海宁也怒了,马上率先发难,大声地嚷道“反了,反了,真是反了,这简直是祸国殃民之言,皇上,臣请和这些战俘一些立斩牛峰,以正视听!”

    其它大臣也纷纷附和。

    自从小宋国建国以来,就没有人这么说,这么做,牛峰的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实在是让这些人难以忍受,愤怒不己。

    唯独庞蓉一直没作声。

    赵海宁也看到她没做声,于是问道:“庞蓉,你刚才的调门很高呀,怎么现在反而不说话了呢,你说说你的想法。”

    庞蓉出班奏道:“皇上,刚才牛大人说大宋国历代国君一直以‘仁孝’治天下,要收获人心,臣以为这话有些道理,

    还有,我小宋国这次的确与被莽夷人抓去了几百人,如果真能用这些人去换回那些为国出力的士兵回来,可以说是善莫大焉,我小宋国可以有几百户人家不再因为失去女儿而痛心疾首,她们会对皇上您感恩戴德的。

    所以,臣赞成不杀这些战俘,用他们去换我们被莽夷人抓去的那些我小宋国的士兵回来。”

    在台下有几百个自己的女儿被莽夷人抓走的百姓,她们一听庞蓉这话都纷给跪地,向赵海宁求情,要求赵海宁用这些战俘去换回自己的女儿。

    几百人山呼海啸地痛哭哀求之声,赵海宁不由得也有些动容。

    她虽是皇上也是常人,也有人情,尤其是这么多子民泣哭哀求,她也不想违了民意。

    柴韶华见状没好气地对庞蓉说道:“去和莽夷人换战俘,谁去呀,难道庞大人你去吗?”

    庞蓉怔了怔。

    她真是不敢去,因为莽夷人一向都是未开化的莽夷之国,做人做事向来是凶悍无比,而且听说他们以杀人为乐,茹毛饮血,如同畜生一般。

    牛峰抢言道:“皇上,如果别人不去,臣愿意去!”

    牛峰的这句话更加震撼全场,所有小宋国的人,不论是文臣和武将,没有一个人去过忙莽夷人,也没有一个人敢去那茹毛饮血的未开化之国。

    台下的石猛和焦挺也傻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长官会主动提出去莽夷国,那个地方能去吗?去了能回来吗?

    牛峰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并不是一时性急,鲁莽行事。

    在来的路上,他就在想如何能说服赵海宁不杀这些战俘,他知道以小宋国的历史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必须走一步险棋出奇制胜才行。

    另外,他的心中有现代人的思想。

    他以为,两个国家之间不应该总是兵戎相见,和平相处是最好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想在小宋国再立奇功,这样他就有可能再登高位,出人头地,高居庙堂。

    他向来是相信“富贵险中求”这句话的。

    人不拼命哪来的富贵可享?

    人生何处不需要拼命?

    所有惊讶万分的这些人当中最先清醒过来的是柴韶华。

    就在刚刚,柴慧半路上见到往午门而来的柴韶华,把牛峰不愿意接受她们柴家礼物的事跟柴韶华说了一遍。

    柴韶华就对牛峰起了杀心。

    也这个人心狠手辣,如果是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她必定是要先除之而后快的。

    现在牛峰是赵海宁和赵子砚跟前的红人,而且她还看到赵子砚似乎对牛峰暗生情愫。

    她更知道牛峰的厉害,如果这么厉害的人和赵家母女将打一处,兵打一家的话,那么柴家夺位的计划将非常得艰难,所以,柴韶华一定要置牛峰于死地。

    所以,她马上走到赵海宁面前,躬身施礼,“皇上,臣以为牛大人可以出使莽夷国。”

    赵海宁微微皱起了眉头,冷言问道:“柴丞相,你刚才还口口声声说要斩了他,现在怎么又替他说好话呢?”

    柴韶华拱手道:“皇上,臣刚才说要杀他是为国,现在替他说话也是为国。”

    “此话怎讲呀?”

    “皇上,刚才牛大人替那些莽夷战俘求情,这是大大逆不道,罪当斩首,现在,他要出使莽夷国,为两国通好,平息战争,而且还可以带回几百我小宋国子民,这功远远大于他的罪,所以,臣现在要替他说话,也非常赞同他出使莽夷国。”

    柴韶华的几个党羽大臣听她这么说,马上都出班附和,也同意牛峰出使莽夷国。

    赵海宁一直以来都有平息战事,与莽夷国通好的想法,可是,整个小宋国没有一个人敢去出使莽夷国的。
第443章 鲜花待采(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