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只吃粥吃肉和蛋,牛峰就把肉和蛋夹到她碗里。
她使劲地推牛峰,“峰哥,你别给我,你自己吃。”
牛峰瞪了她一眼,“娘子是不是应该听相公的话呀?”
吴双看了看牛峰,她明白牛峰的心意,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是,娘子是应该听相公的话。”
“那还说什么,快吃。”
吴双迟疑了一下,又把肉和蛋夹回几块到牛峰的碗里,“咱们俩一个一半。”
两个人亲亲热热,甜甜蜜蜜地吃完了饭。
吴双又拿出自己的一套武服给牛峰穿上了,因为牛峰的身材比较高大,所以裤子不能穿,只能穿衣服,衣服也非常小,紧紧地贴在身上。
吴双又给他的头上包了一块头巾,后退两步前后端详了几眼,突然“扑哧”笑了起来。
牛峰白了她一眼,“傻姑娘,你笑什么呀?”
吴双掩着嘴说:“峰哥,这套衣服你穿着怎么这么别扭呀,怪怪的,不像个正八经的女人,倒像是个……”
牛峰捏了她胸一下,“倒像个什么呀?”
吴双打开牛峰的手,红着脸嗔了牛峰一眼,“不许乱摸!”
牛峰又亲了她一下,拉着她的手往外走。
两个骑着马向大昭寺走。
因为早有告示,加上礼部的人行动得很快,大昭寺的门前,在昨天晚上就动工搭起了一个一丈二尺高,四丈见方的擂台。
在擂台上面还搭着芦席罩顶,正面罩顶的下面两侧,还扎有一些花花绿彩绸,擂台的左右两边插着两排武旗,迎风漂摆。
擂台的两边还搭着一个上场门和一个下场门。
擂台的最里面摆着一张桌案和三把椅子,旁边摆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里面的桌椅是给三位监赛官准备的,旁边的桌椅是给标名挂号官准备的地方。
时值初秋,天高气爽,大昭寺门前,人来人往,人声鼎沸,聚满了来自四乡八镇、各州城府的练武人,还有一些闻讯来看热闹的,这些人当中有挎着篮子卖零食物件的小贩在人群中穿来穿去,高声叫卖。
整个大昭寺周围,好不热闹。
因为人太多,牛峰和吴双下了马,把马拴到旁边的一个客栈的栓马桩上,手拉着手向擂台前面走去。
刚走了几步,就听到一阵锣响和叫喊声,“闲人闪开!闲人闪开!”
众人回头一看,见两顶绿呢大轿在两队衙役、兵士的护卫下从远处走来,两顶大轿的后面是一个黄罗伞,黄罗伞下走着一匹马。
赵子砚一身官服,骑在马上在后面慢慢地走着。
那些衙役、兵士驱赶着路人,路人们让出了一条道,这些轿子、马匹、仪仗才从人群中走过去。
两顶大轿来到擂台前停稳之后,从大轿中分别走出来两个中年妇人,一个是当朝丞相柴韶华,一个参知政事庞蓉。
两个下了轿子之后,并没有马上上擂台,而在在那等着公主赵子砚下了马,上了台,她们俩才跟着后面也上了台。
三个人上了台之后相互谦让了一下,赵子砚坐在当中,柴韶华和庞蓉分坐两旁。
过了一会儿,柴静悄悄地也上了台,立在柴韶华的身旁。
下面看热闹的人平时极少看见这样的大官,在下面兴奋地小声议论,有的人认识她们三个,有的人不认识,在小声地打听这三个大官是谁。
柴韶华回过头看了柴慧一眼,点了下头,柴慧也点了下头,几步走到擂台前面向下面的人大声宣讲了擂台的规则,然后高喊了一声,“现地打擂开始。”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下面一声喊:“俺张英来也!”
众人正四下控看,就看见一个人影一下从人群中一个“旱地拔葱”稳稳地落在擂台之上。
因为这人上台的这个亮相非常得漂亮,下面的人一片的喝采声,“好啊,好漂亮的功夫呀!”
这人正是柴韶华的记名弟子,兵马司副将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