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奚苗听见鸡啼就下意识的起床。
一看,窗外灰蒙的天空还在下着雨,昨晚挂起来的鲜花摸上去还是潮湿的,这次的干花多半是做不成了,只能指望压在木板下的鲜花能成型,要不然柳玉的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钱去看大夫。
“娘,我去山上采药了!”
“苗儿,路上小心。”
喝了稀粥,拿上个馒头,奚苗就在柳玉担忧的目光下冒雨跑了出去。
中途经过农田还看见地里已经有人忙着在插秧,其中一个身影看着还挺眼熟的,像是奚苗的大伯,奚大山。
不过这也跟她没有关系。
奚家二老不喜欢她娘亲,自然不会把家里的田地交到她们手上。她爹出事后,奚家就把所有田都给了奚大伯他们,他们的儿子也是养得肥肥壮壮的,哪像奚苗瘦得皮包骨?
撇了撇嘴,她快跑往山上跑去,寻着记忆给柳玉采了些消炎的药。
根据猜测,柳玉的病除了身子骨本身就虚弱外,还和奚大娘那顿鞭打有关。外伤虽然好得差不多了,可内伤还在,估计淤血也没有散去,只能服用一些消炎祛瘀的药,看看能不能好转。
只是她根本不是医生,不过是上辈子久病成医,中药和西药都略懂。再加上到了晚期,父母见西药的副作用太大,特意托关系找了个退休的老中医给她调理身体,能撑多久是多久。
老中医照看了她将近四年的时间,两人更胜祖孙,时常聊起中医药理。
她虽然没有机会亲自到中药培植场里实践,但整日躺在病床上时间多的是,早就把老中医给她的中药图鉴翻看了不下十遍,该记熟的都记熟了,采回去的草药也会亲自辨认一番,确保不会出错。
下山前还顺道摘了些形状较好的树叶回去,压一压还能做成书签拿出去卖。
做完这些,奚苗趁着时间还早,跑到了山下的奚大娘家门前。
踮起脚尖见院子里没有人,她猫着腰跑到屋后,在某扇窗户底下轻轻敲了三下。
屋里马上传来动静,接着窗户被推开,露出了孩子粉嫩的小脸,“姐姐,你终于过来找我了!”
“嘘。”
奚苗扶着小弟从窗里跳出来,拉着他去到附近的大树下避雨,把从家里拿出来的馒头分他一半。
这些馒头都是奚柳氏趁着身体好转时做出来的,她们那边的面粉不多,每次只能做四五个,都是小小的,但奚小弟吃得特别高兴,两三口就吃完了,拿袖子擦了擦嘴巴,又盯着她手里的。
奚苗会意的递给他。
奚小弟马上红了脸,“姐姐,我不吃,你吃吧。”
“这样吧,姐姐上次不是教你写自己的名字吗?要是你能写出来,这半个馒头就给你吃了。”
“可是,我不饿……”他揉着肚子,眼巴巴的瞅着馒头。
奚苗噗嗤一笑,自然知道奚大娘虽然不喜欢她娘亲,但骨子里却是个重男轻女的,不会让她弟弟挨饿,奚小弟也不过是想多吃一口娘亲做的饭菜,哪怕是半个馒头。
她从地上捡来一根树枝,塞过去,“写吧,让姐姐看看你这几天有没有用功。”
“我有的!”
奚小弟用力点头,在湿滑的泥土上认真写下“奚河”二字。
第二章 萧家哥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