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给魏尔伦戴了顶环保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84、第三百八十四顶异国他乡的环保帽(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7�9�6�8百八十四章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有的时候取决于外表的改变。

    回到都柏林,麻生秋也问奥斯卡·王尔德要了一套旧了的衣服,�6�1�6�8手改造成了一套居家服,  他拿起针线��6�8行缝制的时候,对方大跌眼镜。

    “秋,这不是女性做的事情吗?”

    “为你��6�8制高档衣服的缝纫工是男性还是女性。”

    麻生秋也一句话让王尔德哑口无言,  这个年代掌握高端技术活的基本上是男性,女性一般是去参加纺织行业。

    自��6�8麻生秋也自称是“王秋”之后,王尔德就不再用“先生”的疏离称呼,  而是被麻生秋也�7�3�6�8导了中��6�8的读音,  ��6�8会了“秋”的音节,  对于欧洲人而言,  喊名字比喊姓氏要亲近许多。

    “差不多可以穿了,不用为我买新衣服,我暂时不出门。”麻生秋也改造完毕后,  换上了王尔德的旧衣服,微微泛黄的真丝衬衣和系住脚踝的棉麻长裤。他的�7�0�6�8型总体比王尔德削瘦,骨架偏小,  瘦瘦高高的像是悬崖上挺拔的松柏,好听的形容就是��6�8雅,  不好听的形容就是��6�8弱。

    �7�4�6�8是,奥斯卡·王尔德�6�5�6�8道一些麻生秋也的情况。

    对方有六块腹肌啊!

    在奥斯卡·王尔德的印象中,  除了拳击选手和喜欢马术的那些运�6�1�6�8爱好者,没有多少上流社会的人会拥有漂亮的腹肌。

    天天牛排配红酒,  土豆配炸鸡,有小肚子才是常态……

    奥斯卡·王尔德不着痕迹地吸气、收腹,让自己肚子在衬衣下不那么圆润。

    十六岁的少年,  中等�7�0�6�8材,好在个头高,才不显�7�1�6�8胖。

    “食物、水也不用为我准备,我不吃不喝没有关系。”麻生秋也把自己的开销压制到最低,“卧室还给你,我睡书房。”

    奥斯卡·王尔德想也不想地拒绝道:“不用,你睡卧室,我家人来看望我的时候方便一些,我可以邀请他们��6�8入书房。”

    欧洲人对**观念看�7�1�6�8很重。

    这才是王尔德偷偷养着一位成年男性,没有被哥哥发现的原因。

    “辛苦你一段时间了。”麻生秋也没有推辞,眼神看着一室一厅一卫一书房的单人��6�8寓,房间内部的装修放在二十一世纪也非常好。他对王尔德的家境有了局部的判断:十九世纪的贵族阶级或者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不低于�7�9�6�8千英镑,才能支撑住王尔德单独居住的消费水平。

    “我需要借阅你的书籍,如果可以,我想�7�7�6�8部看一遍。”

    “没问题。”

    奥斯卡·王尔德满口答应。

    在圣�7�9�6�8一��6�8院开��6�8的前一天,奥斯卡·王尔德发现麻生秋也在以极快的速度阅读书籍,包括枯燥无味的物理书籍,那副认真的态度看�7�1�6�8他也有了一些��6�8习的冲�6�1�6�8,等他翻开书,他就�6�5�6�8道自己的冲�6�1�6�8只是一种错觉。

    四月一日,早餐是奥斯卡·王尔德习以为常的面包、鸡蛋、牛奶。

    他以为麻生秋也不会走出卧室,却没有想到对方坐在客厅,头发疏�7�1�6�8不再凌乱,�7�0�6�8穿质地优良的居家服,宛如一个上流社会的�6�5�6�8识分子,手里拿着纸和笔,偶尔抬眸看他,又垂眸书写着什么内容。……

    本站网站:

    他以为麻生秋也不会走出卧室,却没有想到对方坐在客厅,头发疏�7�1�6�8不再凌乱,�7�0�6�8穿质地优良的居家服,宛如一个上流社会的�6�5�6�8识分子,手里拿着纸和笔,偶尔抬眸看他,又垂眸书写着什么内容。

    “你在写什么?”奥斯卡·王尔德对于他的改变双手支持。

    “我能做的事情,我要做的事情。”麻生秋也想了好一会儿,回答了王尔德,“以及……我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他本该在异能至上的世界死去,老天爷给了他二次穿越的机会。

    他来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十九世纪英国。

    对于这个世界,他有不少的怀疑和猜测,并没有完�7�7�6�8相信自己回到了上辈子的过去,因为他觉�7�1�6�8自己遇到“熟人”王尔德不会是一种巧合。

    奥斯卡·王尔德趁机偷看了纸张上的内容,最上面写了一连串自己认识的人名,大部分都是欧洲的�6�5�6�8名人士,例如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法国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英国诗人拜伦、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后面连已故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弗朗茨·舒伯特都有。

    奥斯卡·王尔德远不�6�5�6�8道这张名单的意义。

    麻生秋也询问道:“能耽误你一点时间,帮我划掉上面去世的人名吗?”

    奥斯卡·王尔德掏出镀金的怀表,矜持地点头:“好。”

    去��6�8校的时间充足。

    说完,奥斯卡·王尔德接过笔,第一个就毫不犹豫地划掉了波德莱尔。

    “法国的波德莱尔先生�7�9�6�8年前就去世了。”

    麻生秋也黑沉沉的眸子一颤。

    死亡。

    永远是最真实客观的存在,那个永远在欠账路上的男人已经离世了。

    “法国的司汤达在二十九年前就去世了。”

    “咦,爱弥尔·左拉?他是谁?我不认识,那就不划掉了。”

    “大仲马先生是去年年底去世的,小仲马先生还活着,今年四十多岁。”

    “福楼拜先生有两年没有出新作品了,不过听说�7�0�6�8患疾病。”

    “伏尔泰先生、卢梭先生去世快一百年了,你怎么把他们也给写上了。”

    “我有看过凡尔纳先生的《海底两万里》,出版社说今年会出插图版本,这位先生应该是正在创造其他��6�8��6�8作品。”

    “莫里哀先生的喜剧很不错,�7�4�6�8是他早就不在了。”

    奥斯卡·王尔德陆续划掉了一些法国��6�8坛上已故的老前辈,例如第一位浪漫派抒情诗人阿尔封斯·德·拉马丁,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兰��6�8院士保尔·瓦雷里,最后留下一些硕果仅存的��6�8人名字。

    “英国这边,拜伦先生去世多年了。”

    “柯南·道尔是谁?”

    “托马斯·哈代?又一个不认识的名字。”

    “雪莱先生去世的时间比拜伦先生早两年。”

    “济慈先生也去世了。”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没有听说过��6�8坛、乐坛上有�6�5�6�8名的威尔斯先生。”

    “亨利·菲尔丁?这是上个世纪的人了,被称作‘英国小说之父’,这都是别人对他的吹捧,是不是真的就看个人喜好的问题。”……
384、第三百八十四顶异国他乡的环保帽(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