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市委书记_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的挑战(2/2)
高强闻言,应了一声,率先坐进了驾驶室。
陈野回过头来,用力的握了握李奇昌的手,随即便和田树宏上了车,向着远处的宁城市而去。
陈野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第三次离开榆州了,前两次都是去省城,心情各不一样,有对害群之马的愤怒,有对被人举报的失落。而这一次不一样,不仅路线不同,心情更是大不一样。
陈野想起昨日杜昌文省长打给自己的电话,心里便生出一种澎湃的豪情来。
他一定不负省委所托,誓要将宁城这摊死水给弄活了不成。
宁城市位于省城江州以东,隶属于江州,是一个地位比较特殊的县级市。全市人口一百八十多万,划分为两区二十六个乡镇,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交通相对比较发达,独立性较强的县级市。
一般的县级市,都不会进行划片设区,由市政府直接管辖各乡各镇。正
是因为宁城市的这种特殊性,在那里任职的干部级别同一般的县级市相比,要略微高一些。如宁城市的市委书记,一般都是江州市的市委常委,级别为副厅。相比之下,就比别的县级市略高那么一点,除了市委书记,其他的规格同别的县级市也基本上没什么两样。
在宁城市,也许是因为太复杂的缘故,很少设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一职。因为一旦被任命为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都会在不久以后顺利地被提升为市委书记或市长,从而顺理成章的成为正处。
所以一旦被定为常务,往往就会成为公开的靶环,也许到不了真正被提拔起来的那一天,就已经四海沸腾,众怒难犯,以至于祸起萧墙,有始无终了。
宁城市原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吕梁的自杀,虽然原因尚未调查清楚,不过或多或少,便是跟他身上那“常务”二字有些关联。
宁城市的领导班子人选,向来是上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因为宁城市不仅是整个江州的重点工业区,利税大户,甚至也可以说是整个东南省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每年数十亿的产值,七八个亿的财政收入,两家知名的上市公司,几十个畅销全国的品牌产品,同时还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极具前瞻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且还是一个四通八达,联系着一条水路,两条国道,四条铁路干线的交通枢纽。
对省会江州市来说,这样的一个城市就显得太重要了。重要到历届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甚至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宁城的人事安排,向来都是慎之又慎,关注备至。
以至于出现这样一个说法,说江州市任何一个地方的官位都可以直接拿钱来买,但唯有宁城市的官位无人敢买!尤其是一二把手的位置,如果仅仅是有背景有关系,那还远远不够,最最重要的还要看你的德才,你的魄力,看你是不是具有统揽全局运筹帷幄的文韬武略。
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看你能不能保住宁城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如此看来,省委刘国瑞书记与杜昌文省长,的确是对陈野抱有殷切希望的。
陈野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新的挑战,这燃烧起了他的斗志,以及从身体最深处迸发出来的激情。
(本章完)
百度直接搜索:""15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