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雨仕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八章 牛刀小试(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卷_

    陈野十分清楚,让供销社重新恢复生机,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成功模式的再现。

    万粮张倒是一个合适的试点。张万民的恶劣影响要想真正消除,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上的遗忘,需要的是供销从阴影中走出,还上光明的那一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万粮张谁又堪当此重任呢?人员选对,则标志着事业成功了一大半。

    坐在办公室里,陈野苦思冥想。忽然,朱亚文三个字冒了出来。咦,也许这个人是万粮张最后的救星。

    从供销社下岗后,朱亚文没有闲着。农药化肥的生意一直干着,卖的有模有样,由于诚信经营,周围几个村全是他的客户。

    朱亚文有自己多年摸索的实践经验,挑起这个头应该是驾轻就熟,不用拜老师的。再说这人心底无私,堪当此任已是最佳人选。

    陈野立马与朱亚文通了电话。告诉他让其担任万粮张供销主任,同时担当万粮张农资连锁公司经理,把各村愿加入农资销售的人员联系起来,搞好试点工作。

    朱亚文是激动的。他从未想到主任有一天落到自己的头上,更没想到如此重要的试点工作又放在了万粮张。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搞不好能对得起谁呢?

    朱亚文是同意了,但他的老婆张柏芝死活想不通:”亚文,咱们这不是干得好好的吗?有吃有喝有钱花,咱们何苦淌这浑水。现在的人都往钱看,搞好了不会感谢你,搞砸了满天的唾沫星淹死你。”

    老婆的话不无道理,但朱亚文不想这样单打独斗。他想带领下岗职工一起富,自己仅仅能影响到周围几个村。如果大家发动起来,那影响面将是整个乡村。

    这场面这气魄符合当初毕业时的理想目标,这个权落在了己手,这个目标启航又到了己手,我朱亚文岂能错失大展宏图的良机呢。

    朱亚文想准了就干,只要是他认准的事,他非干不可,不容逆转。用他的话说:妈的,人不能光为钱而活,实现自己人生最初的梦亦是大幸福。

    党员会顺利召开了。朱亚文讲了此次农资连锁公司成立的重大意义。供销系统能不能翻身,就靠我们的试

    点了。全县供销系统都在看着我们,我们已经熊包了十几年,我们还能再做熊包吗?

    以前,供销社正常运转时,辉煌的时候,我们是老百姓眼中的香饽饽。百姓用我们,我们每个人都人五人六。人家把我们当成个人。

    现在,十几年了,我们下岗了,我们供销系统衰败了。百姓不用我们了,再加上我们自暴自弃。谁还把我们看成个人。

    要想当个让人看得起的人,就必须重树供销这块招牌。重新赢回自信。

    大家都有一张嘴,一双腿。村村户户都有咱的亲朋故友,这就是重新站起来的坚强后盾。

    我们不能再穷下去,为了子孙生活的更好一点,我们也得打好这次攻坚战。

    三十几个党员群情激昂,朱亚文说到了心坎上。人要脸,树要皮。咱哪能破罐子破摔,给组织丢脸呢。

    农资这一块进货需要很大的投资,一次进货大约需要几十万,但利润非常薄。

    一袋化肥也就是1元的利润,全靠上量挣钱。这需要强的人脉及宣传。

    朱亚文出资十万,其它人员也集资了三十万。农资公司迅速开张了。

    原来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农资代销点。朱亚文采取重点拉扰的政策,让其出资入股连锁公司。既减少了竞争对手,又扩大了销售领域。

    货源上,他们与山东峄山化肥有限公司合作。力争货真,货正,让百姓用上放心肥。

    货物要想卖得好,电视宣传跑不了。朱亚文深谙其理,但电视台没有熟人,他想起了老板。

    陈野微微一笑,他佩服朱亚文宣传意识,一口允了下来。

    没有几天,省电视台来了位漂亮的女记者,专门采访了朱亚文。

    从如何组建公司,如何运作,如何严把质量关,进的什么牌子,有无保障等等,问的详详细细。

    美女记者叫林晓雅,她其实跟陈野差不多了几岁。但一口一个韩叔叔,真让陈野坐不住。

    林晓雅把这次祥嘉县供销试点改革,又请陈野作了最后的总结。
第五十八章 牛刀小试(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