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雨仕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三三制(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卷_

    村级财务制度的涣散,低保户丑闻迭出,让陈野觉得基层工作需要加强的时候。农村不稳,基层政权不牢固,谈任何问题都是白瞎的。党的政策还能深入基层吗?

    人人都佩服焦裕禄,但许多人干部是敬而远之的。能做到主动上村里转一圈的,已属好的干部。长此以往,村民与干部的隔膜会越来越大,这还了得。

    陈野要改变这种情况,那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干部作风。

    又是一个周一的上午,大会议室座无虚席。

    会议由马明艳主持。陈野作了重要讲话。

    他说了,乡政府有一部分人很想蹲机关,不想包村,机关工作安静舒适,愿过这种朝九晚五的日子。而一部分喜欢包村,很愿意和老百姓达成一片,工作可以早早晚晚,不愿受机关纪律约束,不愿过朝九晚五的生活。

    而另一部分人以上两种都不要,整天寻思做生意,有的干部偷偷拉汽柴油可发了大财,上班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同志们,我们是党的基层一级政府啊。我们不养闲人,不用庸人。所以我们党委认为,要充分尊重同志们的意愿,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开展”三三制”机关改革大分流。

    三分之一留机关,三分之一下基层驻农村,三分之一搞招商。

    采取自愿报名方式进行,其中驻村干部每个人每月300元补助,其它人员没有补助。

    这无异是春天里的一记春雷,让人的耳朵炸的生疼生疼的。瞬间过后,掌声雷动。都佩服陈野找到了症结,盘活了一群人,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分流工作整整进行了一天,让每个干部各得其所。

    三三制在马背乡拉开了机关改革的大序幕。

    谁都没有想到,包村人员报的最多,这向来一向是乡政府的老大难,如今成了第一大香饽饽。当时,干部工资也就三百多,加上三百补助,相当于双薪了。谁跟钱有仇呢。

    招商报的也不少,

    这批人大多做着生意,有头脑,有人脉,更有眼光和套路。招几个企业,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招商办主任史大亮,聪明能干,外场干练,是个跑外的好苗子。陈野对他是认可的,这招商办主任是送给史大亮的最重的礼物。

    史大亮是个不服气的主,既然老板如此器重自己,把这一帮子干部交到了自己手里,若不出点成绩还有脸见江东父老吗?

    第一家企业的入驻是银粉世家。这家企业主要经营石灰产品,石灰的学名就是氧化钙。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行业,是必不可少应用广泛的一种材料。它的主要原料就是石头。

    上花林有着丰富的山石资源。是石灰生产的最佳产地。

    石灰的生产需要一个标准的石灰窑,依山而建,便于原材料的运输,也降低了很多的运输成本。一个石灰窑大约一百万左右,银粉世家一下子建了十个,生产效益一年几个亿呢。

    陈野的心是欣慰的,这叫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改革改出了积极性。能为财政创收,能为百姓增福,这就是马背发展的功臣干将。

    全乡招开了表彰大会,陈野为史大亮亲授红花。

    级别之高,场面之大,面子之足,史大亮那是好几天的嘚瑟。

第四十一章 三三制(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