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场。
    主人公布鲁斯·韦恩的成长环境,让托尼·斯塔克感同身受。
    托尼和霍华德的矛盾,随着前者年纪的逐渐增加,人格的不断完善,才逐渐暴露出来。
    霍华德夫妇因车祸去世前,矛盾爆发,托尼有好长时间没跟霍华德说过话。
    霍华德夫妇去世后,托尼真正感到后悔时,一切都已来不及。
    从这点来看,布鲁斯·韦恩更惨。
    还没长大,父母双亡。
    年纪尚小,家族企业被人夺权,只剩管家陪着,连面对青梅竹马的初恋瑞秋,都唯唯诺诺,不敢戳破窗户纸。
    托尼·斯塔克越看越憋屈。
    就在他忍不住想走的时候,电影中的布鲁斯·韦恩做出了一个选择。
    他决定离开哥谭市,隐姓埋名、环游世界,寻找打击犯罪最犀利的方法,让世上穷凶极恶的坏蛋闻之丧胆。
    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要改变这个腐朽的哥谭市。
    他在雪山刻苦训练,从刺客联盟得到了力量。
    当布鲁斯·韦恩回到哥谭,化身蝙蝠侠后,整部电影黑暗风格,稍稍朝爽文方向调整。
    布鲁斯·韦恩夺回了家族企业的控制权。
    命令卢修·福克斯制造战甲。
    将童年的恐惧作为自己的信条,秉持着不杀原则,化身暗夜的蝙蝠,如同黑暗中的骑士,使用惊人的身手,高超的智慧和高科技武器,改变着这座城市。
    老美就是喜欢这种个人英雄主义。
    不少人看嗨了。
    最后,大反派出现,竟然是布鲁斯·韦恩的师傅,刺客联盟的首领,亨利·杜卡。
    戏剧化处理让人惊讶。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剧情,又令人感受到编剧的诚意。
    当布鲁斯·韦恩干掉大反派后,银幕变黑,紧接着播完一个彩蛋作为第二部的线索,然后谢幕名单出现。
    大家知道,电影彻底结束。
    “啪啪啪啪!”
    人们情不自禁的拍手。
    托尼沉着脸。
    虽然不乐意,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很精彩。
    典型的三幕式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开头、高潮、结尾。
    安东在这部电影里展现出的创作能力,让他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曾经认识的“老朋友”。
    不少来到此处,准备看戏的富二代,全部拍手致敬。
    他们对安东刮目相看。
    同时,在场很多人都瞧见了电影谢幕时,最后几分钟浮现的主创人员名单。
    导演:安东。
    编剧:安东、布朗宁
    剪辑:安东。
    在数个重要岗位,都有安东的身影。
    即使那十几个副导演的名字有点辣眼睛,可熟悉安东的人还是连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尤其是安东旁边的贝蒂。
    詹姆森非常欣慰。
    他感觉安东总算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
    再加上近段时间,安东在号角日报的表现,即便等他百年之后,安东依旧能将詹姆森家族,带到更高的位置。
    “感谢大家。”
    安东上台发言,沉着冷静,谈笑风生。
    首映礼结束后,他特意找到本来想走,却突然对瑞秋的扮演者有了小心思的托尼。
    “托尼,多谢你的五千万。”
    安东眉开眼笑,见到观众的反应后,他对这部电影的成功,更具自信。
    托尼虽然预见到自己的失败,极度不爽,但也不至于在背后做手段,阻止别人的成功。
第二十一章 关键(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