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岁金丹大佬在乡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一章 清凤寺(一)(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镇上生活的百姓,日子又艰难几分。因为商铺都统一般,把商品的价钱又翻上了两倍。

    而那句恐怖的戏言,又一次在大街小巷传唱开来。说书人又开始讲起了清凤岭各种光怪陆离的恐怖怪谈。

    “宁翻十座山,莫从清凤过!宁夜宿坟头,莫入清凤寺!”

    说书人一排堂木,“咚!”的一声响,顿时,把听课的心给吊了起来。

    “好!”观众席上,众人纷纷鼓掌喝彩。这俗话说,说书人一拍堂木,就到了看客们给赏银的时间。

    三五个铜板不嫌弃少,这两三金馃子也不嫌弃多。

    意思意思,只要对方愿意给。

    徒弟们便端上了铜锣,倒翻过来不就是一个接赏钱的大盘子。在这看客群里,高举着铜锣,笑的一脸菊花盛开。一双眼睛各个都亮晶晶的盯着人,那是眼巴巴渴望着众人的打赏。

    今天收到的赏银多了,晚上的时候,师娘就会给他们加些餐。徒弟们也就能吃上一顿带着油渣子的菜。那叫一个香,再拌上一点剁椒酱,那能多吃上两碗米饭。

    像这种剁椒、辣椒,辛辣之物,他们也不能经常吃到。毕竟干他们这一行,就跟戏子差不了多少,都得保护好嗓子。

    说书人在台上正端着一杯茶盏,小口抿着杯中的茶水,一双半眯着眼睛,却在眼眶中打转。正眯眼观察着几个徒弟举起的端盘里的赏银多不多。

    这故事一开头,便能从周围看客给的赏银判断出,众人的喜好。给的少了,那定然是今个讲的故事不受大众所喜欢。

    若是给的多了,这故事他就可以再多讲个几天。

    今天开场收到的赏钱算一般,毕竟最近都在讲清凤岭上的故事。这倒也说明了,这个故事需要再进一步了,不能再讲前几天都讲过的故事。

    乘着今天人多,该讲讲新的故事。把这股清凤岭的火热炒上去一点,明天绝对是高朋满座。

    见几个徒弟端着赏钱已经开始往回走了。说书人把手中的茶盏放下,接过一旁徒弟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擦嘴又擦了下手。

    “砰!”一声响,现场鸦雀无声。

    说书人放下了堂木,抬着弯于胸前的胳膊,在台上转了半圈。

    又从腰间,摸着根本不存在的枪支。做了一个拔枪的动作,双手交叉相握起,却又同时竖起食指。仿佛此时他的双手就是那杆子枪般!

    这一亮相成功把台下众人的口味调动了起来。

    堂木没有敲响,这看客的规矩。看到精彩了就朝着台上撒钱,在台柱外围会离观众席面有那么一小段空地。专门就是让这些看客们丢赏钱的地方,小徒弟们会去弯腰拾起这些赏钱。

    当然,也可以高举着手挥舞几下,一旁守着的徒弟们,便会上前一个人。这是有钱的大老爷们,要给大赏的意思。

    一般徒弟们一拿到这种大赏金,会高声念出来赏金多少,是某某桌某某大老爷赏赐。

    那台上的说书人,也会立刻抱拳感谢。

    这时,爱听书的朱小姐和徐璟两个人,正坐在一张桌子旁。桌子上有茶楼上的精致点心和一壶龙井茶。

    当然这费用也不低。毕竟这桌位于贵宾区域。像茶楼这种地方,中间是普通观众席面。观众席面摆上了有二十几张小桌子,在靠近门口区域属于站位,票价最便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