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这样了。
    什么逼迫,什么报着喷唾沫,这些没人信,朝臣都不会信。
    公主、郡主和县主进内苑,想必王安石也听说了。
    鉴于自己对太后娘娘的孝,对内苑自己女人的宠,这是朝堂公认的。
    再加上一直以来这大宋朝廷就有朝令夕改的惯例。
    综上所述,最大的可能就是,王安石对是否支持他变法,会产生怀疑
    宗室、皇家、内苑、皇亲国戚、文臣一点一点的想,赵曦终于明白了。
    谋划深远啊!没想到居然想用这点小事,经过这一番运作,就可以在王安石心里扎根刺还真有可能成了。
    利益和诉求,包括根本立场,决定了最终的态度。
    “中正算了”
    赵曦有想把整件事调查清楚的冲动。想了想,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精力,没屁用。
    先不说未必能查到根源,就是查到了又能怎样?
    既然能布这么大的局,自然会把首尾收拾干净了。没提前预防,这种事再翻过来查,不会那么容易。
    “召集集议吧”
    既然不好查,那就不查了。有些事不需要证据,只需要我觉得。
    我觉得是政事堂的某人,那就是某人,那我就当着他的面,把这事给解了。
    最喜欢看那时候这背后闹鬼人的脸色了。
    “诸位,对于王相公府门被堵一事,政事堂可商讨过?可有何对策?”
    还是看样子,开门见山。赵曦对政事堂的忌讳好像越来轻了。
    “官家,政事堂昨日就有过商议,只不过各抒起见,未能统一意见。”
    韩琦说的就是废话,可还不得不说。
    “然后呢?”赵曦接着问了。
    然后,能有什么然后?
    “子华建议由开封府驱散宗亲,派军卒护送王大参到公廨。司马君实以为,此并非朝廷事由,应该给王大参信任,任其自行解决。”
    “如今正值宗室变革的紧要关头,我以为一动不如一静。把他们凉着,凉三五日,自然会散去。”
    若没有昨日一群公主郡主之类的入宫,若没有今日的谣言,赵曦也是韩琦的这般处理原则。
    至于现在嘛
    赵曦从政事堂相公们的脸上,一个个看过去,似乎都很坦然。
    混了多年的朝堂,没有一定厚度的脸皮,还真待不久不找了,干脆点吧。
    “我无意去究竟是谁在后面多事,不过我觉得差不多行了。”
    “我说,玩够了没?如果没玩够,我就陪着玩”
    都表现的根诧异,诧异官家这样说话,更诧异官家的怀疑。
    但毕竟都不是傻子,这种可能性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过。所以,政事堂的相公们并没有生气,而是彼此打量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