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么大的事,若真的在政事堂商量妥了再通知他赵曦,很明显是有逼宫的意思。

    在现在处置了陈昌之事后,在朝臣和君王若有若无的对立情绪下,一旦王安石拉拢着政事堂一并这样做了,绝对会激化君王和臣工的矛盾,最终导致这青苗法胎死腹中。

    王安石可不知道赵曦等他的变法等很久了。

    再说了,推行任何变革,倘若没有君王的支持,一切都白瞎。

    还好,自己没冒失的去召集政事堂集议,否则王安石那颗熊熊之心,恐怕会被自己直接浇灭了。

    那怎么行?事还很多,都需要老王冲锋陷阵呢。

    明日就是朔望朝议了……

    早朝很诡异,或者说平静安稳到了极致。

    纯粹的程序式早朝,没一丝意外。说事的没有,弹劾的没有,朝议杂事的也没有。

    就跟强压下安排好的一样,各人表演着自己的角色,不多不少。

    这是在用一种无声,来表达自己对陈昌之处置的怨气吧。

    扯淡!爱咋咋,随便!

    别说接下来有王安石推出的新法,就是没有,赵曦也不在意这法子。

    冷处理他见多了,哪有这样半拉子冷处理方法的?

    文臣,关不上他们诉求的心。

    只要再有关乎大家的事,或者各有不同诉求的时候,一样会嚷嚷。

    不是说文臣团体不一致,是陈昌之的处置结果,并没有真正动着文臣团体的底线。

    “陛下,臣有奏……”

    赵曦见韩绛出列,就知道他是要缓解这气氛。

    “讲!”

    人的好心不能浪费,赵曦一直遵守这点。

    “夏粮将收,如今河北道丰收、河东路丰收、秦凤路丰收,荆南、广南皆为丰收之年。”

    “谷丰粮贱伤农,常平仓往年以储备安南交易之稻米为主。今年常平仓又到了三载轮换。臣恳请陛下,恩准常平仓今年放开国朝本地夏粮的收储,以避免谷丰粮贱之忧。”

    这种事搁以前,政事堂直接就决定了。韩绛很明显是想缓解一下早朝的诡异气氛。

    “准了。着司农司遣人操办。”

    没了?没了。韩绛本来就准备引开一个话题……因为常平仓储备粮出库,是涉及到酿酒行平价趸旧粮的。

    没想到根本没人接茬。政事堂几位也只是瞅他一眼。

    吕公弼、吕公著正准备出列,再说些闲事。看向官家,却看到官家在摇头。

    赵曦不但制止了吕公弼、吕公著的请奏,环顾一圈,所有担忧早朝情形,并看向他的亲近臣工,他都制止了。

    自己需要这样哄场子吗?不需要!

    “散朝吧。王介甫留对。”

    也好,这样的早朝气氛,自己再把王安石留对了,似乎能给王安石一个明确……自己支持他。

    至于会不会导致朝堂臣工更加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这个,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赵曦也没准备真去推行什么青苗法。

    还有政事堂的其他人,包括宰相韩琦怎样想……不好意思,随便想吧。

    等一等就清楚了,绝对会惊着你们。

    不用说后世对于青苗法的评价,就是现在,赵曦看了一遍王安石的奏折,也能看明白其中的漏洞和弊端。

    这些大概也是朝臣们攻伐的理由吧。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成了仁宗之子》,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