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五一章 余波(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种家、折家,包括贪图财物的郭逵,一个个都被官家吓着了,他哪有门路做?

    陈昌之那是文臣,他们是武将呀,可没有革去功名的说法,只会是砍头。

    “吉甫,你说官家能否支持新法?”

    王安石在书房接待吕惠卿,作陪的还有他儿子王雱。

    王雱因为身体的原因,在及第后并没有安排转任地方,只是在将作监挂了个名。

    “大参,官家不循陈例是显而易见的。纵观这些年官家的所作所为,一直志在改变国朝弊端。”

    “大参之新法于国朝之利,想必以官家之聪慧,应该会支持。”

    开始他们也是在说陈昌之的事,最后王安石还是转到了他谋划多年的新法上。

    吕惠卿只好陪着说,政事堂老迈,王大参有锐意进取之心,也是他吕惠卿期望的。

    “官家多年计谋无数,却只是治标不治本……”

    呃……这话是你王雱能随意说的?

    不过吕惠卿也习惯了王雱这张不收敛的嘴。说于密室,止于密室吧。

    王安石好像并没有觉得不正常,也没有对儿子制止。倒是有意无意的看吕惠卿。

    “嗯,从官家处理陈昌之事,我觉得官家不法祖宗,善变通。”

    “多年前也曾有过探询。官家应该如同吉甫所言:有志于改变国朝如今之境况。”

    “官家成长于内宫,黎民疾苦略有不知,若推行新法,实乃万民之福。”

    王安石这是顺着支持他儿子的观点了。

    唉……吕惠卿都不确定选择王介甫对不对,个性太鲜明了。

    虽然二人在改变国朝弊端上多有契合,这也是吕惠卿能博名的最佳途径。只是这王介甫……

    “大参,要不由我来进奏?”

    王安石不确定,可他吕惠卿确定,这时候应该是最佳时机。官家处理陈昌之之后,急需要有一件事来转移朝臣对他的抵触情绪。

    “还是我来吧。”

    王安石是谁?哪会有遇难退缩的想法?

    王安石已经准备开始他的大戏了。可陈昌之事件最难受的还是韩琦。

    他都不知道自己这时候如何自处。

    举荐陈昌之,他有荐主之责。如今陈昌之伏法,他该担责了。

    自请外出吗?官家刚说完,那不是责,更像是外出颐养了,还多一份贴职的俸禄。

    要说以往因被弹劾而自请外出,韩琦,包括所有的相公们,都清楚外出并不可怕,还真的会提一级,或者加贴职外出。

    而这时候,他韩琦宁愿不要贴职外出……在政事堂他这个宰相太尴尬了。

    也就是官家这次处置陈昌之甚重,造成了文臣们有兔死狐悲之感,没顾得上找他韩琦的麻烦,也就没有弹劾他的奏折。

    否则,他现在早已百口难辩了。

    就是这样,他一样很别扭于朝堂。

    ntent

    我成了仁宗之子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成了仁宗之子》,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