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了,有了宣讲,吕公著都与广南百姓感同身受了,甚至都认为士子们就不该每天吟诗作对,都应该投身军伍,为国征战了。
    至于太子殿下,出征广南,也没什么不应该了。
    “殿下,护卫营出征,首先得赢得下禁军……”
    大会散了,小会才开始。刚坐定,吕公著就说了。
    “对护卫营不信任?”
    “不是,捧日、天武并未调动。公著以为,文相公会从京西路调集一厢之军与护卫营对抗。”
    “公著曾任荥阳通判,对京西路军伍也有了解,虽比不过西军,作为防范西贼的第二道防线,训练未曾懈怠。”
    “况富相公为知兵事之人,目前正好知京西路军事。另,若文相公于荥阳就近调集禁军,对护卫营势必形成以逸待劳之势。”
    “殿下赌约,护卫营折损三成即为输,而禁军需折损五成……数量为十一之比。殿下,公著非长他人志气,灭护卫营威风。此演习,护卫营想赢……难!”
    原本还是担心赵曦出征,现在变成担心护卫营输在演习中了。这变化很好,不仅仅是对出征的事变化让赵曦满意,最为满意的是这些文官对护卫营的认同感。这才是赵曦最关注的。
    “战事从来都不是准备妥当后才发生的,很多时候都是猝不及防。这是演习,也正好验证这些年护卫营的训练成效。若在演习中不能胜出,护卫营出不出征就没意义了。”
    确实,赵曦需要的是一鸣惊人,让护卫营在演习中令整个朝堂惊讶,令整个国朝军伍惊诧,从而能在国朝播撒护卫营模式的种子。
    倘若因为以逸待劳的形势,护卫营就输掉了,即便出征杀敌建功,也达不到赵曦的目的。
    吕公著这些年已经体味到赵曦所图非小,也曾与兄长交流过。可不曾置身护卫营,永远不知道护卫营到底是什么。所以,兄长们也只是听听罢了。
    这次演习……或许真如殿下所言,若不能胜出,出征不出征真的无所谓了。
    ……
    “子容,可有广南音信?”
    赵曦记得苏颂有叔于广南西路任职……
    “劳殿下记挂,最晚的家书是一月前。”
    苏颂这些天已经调整过来了,他知道,家叔一家人怕是已遭难了。
    “勿躁,此去广南,月余即至。到时,子容可与家人相聚了。”
    “吾也可随营出征?”
    本来平和的心,苏颂被赵曦这句话搅乱了,已经按耐下去奔赴广南的心,再一次迸发了。
    “既是护卫营的人,自然该随营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