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卿很不耐这说辞,什么责任重大?当自己官场小白了。
    那个馆伴不是责任重大?还有比馆伴大理更不重大消息吗?
    “遵富相公嘱咐。”
    不过好像没听说馆伴使行使职责之前,还会被政事堂单独召见的陈例。
    “彦国,我看这吕吉甫倒是有些不耐呀,此事非同小可,不如换一人试试?”
    韩琦纯粹是揶揄吕惠卿。
    之所以选定吕惠卿,是因为朝堂方正之臣居多,厚黑玩的有道行的还真不多。
    这也是司马君实提议的。
    “回韩相,惠卿无不耐,诚然接受朝廷差遣。”
    几乎相当于三堂会审了,政事堂相公全在。
    这场面让吕惠卿真觉得有点责任重大了。脸色的不爽快,很快消失了,转而成为一种期盼。
    很细微的变化,连他自己都感觉不到,也说不清。
    “朝廷朝议集议保密法令你可熟悉?”
    “回富相,惠卿熟悉。”
    这时候的吕惠卿已经是欣喜了。
    当说到保密法令,吕惠卿已经肯定,绝对是事关重大了。
    “此五条原则你熟记,馆伴大理王室,一切为此五条为核心宗旨。至于如何行事,朝廷不做要求,也没有指令。你可以便宜行事。”
    “同时,若因你的行为导致朝廷五条原则不能顺利推行,绝不是贬黜可承担起罪责的。”
    吕惠卿已经听不到执宰们的声音了,这时候他只有这片纸上的内容……
    现在已经不是欣喜了,而是惊喜。
    他可以确定,这五条原则,绝不会是政事堂拟订的,这绝对是官家的旨意。
    还有什么比这样处理大理更合情合理了。
    站在道义的高度,避开了蛮夷的抗拒,实行了国朝的制度,未来大理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国朝的军州。
    段氏还是那个大理王,偏偏又不是原来的大理王。那怕这个王位可以永久继承,但实际上还不如国朝的府尊。
    这差遣简直就是为他吕惠卿量身而定的,他可以肯定,就现在的朝堂,没有谁能比他更适合这个差遣。
    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吕惠卿稳了稳心境,拿出火折子,轻轻的吹了一口,就那样当着诸位相公的面,把那片纸点燃了……
    “惠卿定不负朝廷委任!”
    ……
    宋国的接待,真不能说是怠慢,可段思廉就是感觉不到踏实。
    宫里遣来了内监,连厨娘都一应俱全。
    日子就跟在大理王宫里一样,甚至比在大理王宫还滋润。可心里一点不滋润。
    大宋越这样款待,越让他不安。
    宋国陛下说了,有什么可以跟馆伴使提,可这都来汴梁快一个月了,除了开始那几天宋国陛下和相公们拜访,到现在就只有这些内监宫女下人了。
    想出去逛逛?可以,府门边随时有内卫候着,还有特漂亮,特稳当的马车。
    这是款待,无微不至的款待,可段思廉没一点被高待的感觉。
    很不想想象成牢狱,可自己就是有牢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