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来就该这样(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乙辛逼迫,内阁议定,先让边军允许耶律乙辛必要的情况下入境。”

    “这个入境,并不是说进入国朝境内,而是进入国朝新占领的区域,接受国朝大军的庇护。”

    “至此,国朝便能做到进退有序。”

    王安石说这些时的表情,让赵曦能感觉到他的无奈。

    想来王老头挺憋屈。

    “王相认为,不管是君还是臣,一生中什么最重要?”

    王老头越来越贴合首相的角色了,赵曦还真不想让他憋出毛病来。

    “老臣说不好。”

    “那朕来说…~”

    赵曦真怕这拗相公跟自己讲什么大义,讲什么气节,讲什么千古留名。

    赵曦相信,王安石有这样的抱负,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朕以为,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工,处于朝廷,便应该以国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谓,达则兼济天下。”

    “身份决定责任,身份决定立场,身份也决定行为。居乡野,持正气,保大义,身正名望,这无可厚非。”

    “可是居庙堂呢?朝政千千万,岂是一个正气可解决的?若只有正气正义,朕以为唯有监察衙门是最佳职衔。”

    “不说朝堂臣工之间,就说与他国的交涉,那一次不是尔虞我诈?凭一身正气,能让敌人跪服脚下?不能。”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虚无。可国朝如今有绝对实力吗?或许有,但那需要怎样的过程?”

    “北辽不是西夏,地形不是,王朝模式和体制也不是。北辽是一个比国朝更早的统一王朝。虽然日渐衰落,但北辽仍然有一战之实力。从这次北辽内乱就可以看出,北辽朝廷的腐朽,还远远不到崩溃的地步。”

    “耶律乙辛谋反,女真四部趁机作乱,更有苏州以及大草原的部落混水摸鱼。结果如何?北辽硬是扛住了,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将境内所有的乱事平息。期间还有国朝尝试性的出兵北上。”

    “由此可见,北辽虽不是巅峰,仍然有着庞大的实力。国朝谋划燕云十六州,面对北辽如今的境况,该如何选择?”

    “是用将士们的尸骨和鲜血堆出燕云的功劳来,还是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尽可能的减少大宋将士的伤亡?这一点,朕相信王相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

    “介甫,所谓千古名,从来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没有这个权利和资格。历史,本来就是被粉饰过的。”

    “当大宋的疆域东西数万里,南北数万里,并将此无边的疆域留给后世后,有谁会在意在这无比的功劳里,使用过一些无伤大雅的计谋?”

    “朕相信,朝堂的臣工都熟读历史,也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通读了。从心底里,有谁去同情弱者?胜了就是胜了,无关手段!”

    赵曦这还是第一次跟王安石这般监心般的交谈,也是时隔很久以后,第一次这样的长篇大论。
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来就该这样(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