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泽(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管是地方还是朝堂,各种事物都越来越繁杂。

    只不过有些事是可以由朝廷衙门的主官一言而决,有些需要具体负责的衙门商量,有些是内阁可以决定的,有些需要内阁议定。

    但是,所有的事务,只要奏报到了朝廷这一级,都是需要君王批阅的。

    这还是赵曦推行了三级决策制以后的情况,若是搁早年的体制,做君王的,根本就没有一点闲暇的时间。

    不是赵曦偷懒,在赵曦看来一个王朝若所有事务都由一人来决定,不仅仅是累死这个决断人的问题,是这样的流程本身就预示着人亡政息。

    赵曦不希望如此。

    所以,现在能放在内阁与君王一同议定的事,绝对算得上是大事。就比如,国朝与北辽何时作战的问题。

    至于其他需要君王批奏的……赵曦很少改变内阁和六部九卿的定论,从一定程度上,现在的朝廷衙门,还是适应了或者说充分理解了赵曦的执政理念。

    如今的朝堂,朝廷各衙门首脑,也很少有没事烦官家的事。

    赵曦想了解国朝,很多的是通过抵报这一形式。

    虽然在目前推行所谓的言论自由还不可能……事实上任何时候都没有什么绝对的言论自由。

    相对而言,如今的国朝还是有一定的言论自由的,毕竟能在抵报上发声的都可以算是读书人,也可以归纳于士子阶层。

    赵曦也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倡导着一定程度的言论自由。

    所以,赵曦将国朝抵报处置之权提到了朝廷一级,也就是说,地方州府郡县不得干预地方州府的抵报运行。

    并且,将抵报处置之权一并交于了内参主导,也就是与监察衙门并轨合署。

    这样,也给了士人针砭地方施政的权利,同时也有一定的监管。

    当然,国朝普遍的认识,监察衙门是天子亲军,就相当于是官家才是决定抵报言论的唯一人。

    赵曦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自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整个国朝。

    如今的君王秘书监,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团队了,不再是国朝早年那样三五个人混事,单纯的记载官家言论。

    如今的秘书监,需要从国朝所有州府郡县的抵报中,筛选出官家需要的信息,或者说与国朝朝政有关的内容。

    如此一来,赵曦对整个国朝的监管就有了三条线,皇城司、监察衙门和民间抵报。

    “官家,内参曾编撰求见……”

    曾布现在是内参的总编撰,在不涉及监察总衙门事务时,单纯的抵报言论方面的事务,他是有自由裁量权的。

    也就是说,内参的总编撰,更像是国朝言论方面的掌舵人,而内参也越来越像一个朝廷的衙门。

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泽(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