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金属怪兽就是吕武?
    不愧是能单人破门的猛将啊!
    去年爆发“鄢陵之战”,吕武还在战阵上杀死了天下第一养由基和天下第二潘党?
    任何射手面对这么一个全身包着金属的怪物,都会很无奈的吧!
    ……
    呀!
    前方的少年很俊朗。
    他就是公子周吗?
    看上去有点瘦弱。
    眼神倒是炯炯有神。
    这么一个少年,尽管看着青涩,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吧?
    ……
    双方确认过眼神。
    公子周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迈步走下台阶。
    吕武则是转身让众贵族别动,自己迎了上去。
    两个人相距五步左右停下。
    “公子。”
    “上大夫。”
    互相见礼完毕,两人再次对视,忽然间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站在一侧的智朔和魏绛对视了一眼,内心都比较郁闷。
    他们已经过来一个多月,没少跟公子周有接触。
    公子周倒是对他们很客气,就是因为太过于客气,以至于很难产生什么亲近感。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吕武才刚到。
    两人怎么就能是满眼的基情呢???
    “武奉新军将之命,携国中贵族之盛情,迎公子归国。”吕武再次行礼。
    公子周收敛了过度的热情,问道:“上大夫如今任何职?”
    吕武答道:“此前为下军尉,今兼‘阍卫’一职。”
    这里有点小问题。
    晋国没有爆发动乱之前,吕武是下军尉。
    没有了国君,乃至于连元戎都没有,无论任何人的职位变动,哪怕印章再怎么齐备,属于合情,但是不合理。
    首先,智罃之上还有韩厥和中行偃。
    但是中行偃有弑君嫌疑,只能避嫌。
    而韩厥在当乌龟。
    权柄才落到了智罃手上。
    这个时候,大家对智罃的命令可以听,也能不听,完全取决于个人,不受律法约束。
    说白了,给面子才是老大,不给面子就是个老三。
    导致出现了一种名不顺言不顺的局面。
    这种局面只有等待新君即位,任命新的元戎,重新排序卿位人选,才会得到终结。
    公子周说道:“我闻范文子(士燮)多次言及圣人德行?”
    现在当然是有圣人的。
    不是还没有出生的孔夫子。
    制礼作乐、经营成周、讨伐叛乱的周公旦,他就是大家认为的圣人。
    有这么一回事吗?
    还真有!
    士燮在“鄢陵之战”之前就满心的忧虑。
    他对晋国内部矛盾尖锐,感到强烈的心灰意冷,认为晋国的霸业必将在他们这一套班子领导晋国时失去。
    要跟楚军对决前,他多次重复“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这句话。
    意思就是国外不能没有敌人,要不晋国内部就要自己打生打死了。
    吕武就亲自听士燮讲过那句话。
    现在,公子周问起,其实是一种责难和询问。
    责难的是,明明士燮那么一个公心体国的人,怎么落了一个忧愤而死的下场。
    又在询问吕武和智朔、魏绛,晋国是那么的危险,他去了晋国能得到安全上的保障吗?
    晋国第二才子,也就是智朔来了个皱眉面部表情,说道:“国中之患已平,何忧也?”
    栾氏和郤氏已经完蛋了呀!
    只要您不学先君(姬寿曼)瞎胡搞,需要害怕什么呢?
    嘴巴比较笨的魏绛一再点头,认为智朔说得对。
    公子周只是看着吕武,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看着。
    吕武其实也在皱眉。
    很明显的事情。
    公子周将自己没有安全感的态度表达得很清楚。
    他需要智氏、魏氏和阴氏做出某种保证。
    代表智氏的智朔肯定听懂了,却说假大空的话。
    魏绛则属于没有听懂公子周话中深意的人。
    吕武肯定是听懂了。
    他舒展开紧皱的眉头,慎重行礼,说道:“武为‘阍卫’必尽其责。”
    霍地,智朔眼神锐利地看向吕武,又想到了什么,眼神不再锐利,脸上也有笑容。
    公子周对吕武的表态满意,也不满意。
    只有在担任“阍卫”时,吕武才会尽职尽责地保护国君?
    不再担任“阍卫”之后呢?
    “周羁旅他邦,本不指望还乡……”公子周话到一半,单公姬朝来了。
    单公姬朝其实是在外面与来自晋国的那些贵族攀谈了一小会,尤其是跟祁奚多聊了两句才进来。
    如果说他现在是个什么想法,只感概一切都是天意。
    因为他的那个徒弟,懂事之后就表达过对成为一国之君的野望。
    明明就是个什么都不是的公子,却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国之君?
    当时单公姬朝除了惊讶之外,就是感到害怕。
    没错,不是开心,就是害怕!
    而害怕中,又有一种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期待。
    正是因为那种期待,让他开始教导公子周一些身为君主该懂的知识。
    什么!
    晋国发生弑君啦!!?
    呀!
第345章:有这么坑徒弟的吗?(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