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可以晋爵受赏,便如秦军一般。”
    “我若为楚王,便全力支持副将变法!”
    沈兵反问:
    “那些贵族又岂能答应?”
    “昌平君可知楚国贵族可有多少兵力?”
    这么一问昌平君就没了声音了。
    当年商殃变法之所以能够实施,一方面是因为商殃有变法这才,另一方面则是秦孝公手里有兵权。
    于是秦孝公说什么就是什么,贵族就算心里有恨不赞同变法也无可奈何。
    但楚国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楚国贵族手里握着能与大王匹敌的兵权,大王敢不顾贵族利益变法?
    而让秦国变强的这些“法”,其实就是剥夺了贵族的利益和权力把它们下放给平民百姓。
    比如食邑,又比如以战功晋爵。
    试问哪个贵族会甘心同意这些“法”?
    到时贵族联合在一起起兵对抗昌平君,要求清君侧也就是沈兵……昌平君还能不答应?
    若无法变法,那么楚国就算能守得住一时,还能守住一世?
    被灭不过就是迟早的事。
    想到这里,昌平君就像一滩泥似的跪坐在亭子旁,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当真没办法了吗?”
    沈兵回答:
    “太迟了。”
    “只要有一线希望,沈兵也愿助昌平君一臂之力。”
    “但是现在……楚国已回天无力,昌平君切勿再抱有妄想。”
    “否则……”
    否则怎样就不需要沈兵多说了。
    昌平君点了点头,说道:
    “本君知道该怎么做了,副将请回吧!”
    沈兵只向昌平君施了一礼,然后就退了下去。
    沈兵相信,以昌平君的能力,只要断了他做楚国大王的心思,就能把接下来的事做好,根本不需要他担心。
    昌平君下定决心了吗?
    沈兵不确定。
    沈兵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有一天,当昌平君坐上楚王的位置,又幻想团结楚国各势力抗秦时,他就会想起沈兵今天这番话。
    沈兵希望,到时昌平君会好好思量一番,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一点很重要。
    并不是说沈兵想救昌平君。
    事实上昌平君是死是活对沈兵没多影响。
    问题是……昌平君若是知道楚国没前途,知道投降才是唯一活路,那么灭楚就不需要秦国派出大军南下至长江流域甚至进攻百越了。
    正如之前所言,楚国有许多军队在贵族手里。
    对于秦国来说,灭楚或许只是占领楚国首都寿春并将楚国王室赶尽杀绝。
    但真正的灭楚却是任重道远,甚至在号称一统中原之后还在与百越作战……百越并非越南,而是浙江、福建一带。
    秦朝是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一共十四年。
    但秦灭百越之战却是在219年到214年,历时五年才结束,而且打得极为惨烈。
    若真以征服百越才算是统一全国,那么秦国实际统一的时间才只有7年。
    同时征服百越的战争也是秦国崩塌的原因之一,如果能绕过这场战争继续由项氏镇着……何尝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