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杨端和正在帅帐内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走来走去。
    很明显他知道陈隗的建桥计划已经失败了。
    甚至此时的他担心的已不是明日天亮能否过河的问题,而是秦军就要止步于此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如果燕军准备足够的投石机,那么秦军怎么也没法将桥搭好,当然也无法过河追击。
    于是秦军就得不到足够的军粮……
    便在这时沈兵走进帐来对杨端和拱手道:
    “将军……”
    杨端和一见是沈兵便“哼”了一声打断沈兵的话:
    “我军已和燕军打得如火如荼,你却此时才来!”
    “据啬夫说,他命砲师过河建桥,你却直到此时还未动身?”
    “莫不是有意拖延时间?”
    沈兵回答:
    “将军明鉴,属下并非有意拖延时间,而是在上游两里处造了一座桥!”
    杨端和气不打一处来接着骂道:
    “工师虽是立功无数,却也不能如此贪生怕死!”
    “倒还是那陈隗亲上阵地与工匠一同建桥。”
    “而你却还在上游建……”
    “什么?你说什么?”
    杨端和难以置信的望向沈兵。
    沈兵只能重复了一遍:
    “禀将军,属下在上游两里处偷建了一座桥。”
    “只因燕军耳目众多,属下担心被燕军所知加以拦截,是以未先行告知!”
    “请将军恕罪……”
    此时的杨端和哪里还会顾得上什么罪不罪的,当即上来一把抓住沈兵道:
    “此话当真?”
    “你当真在上游建了一座桥?”
    沈兵回答:
    “属下不敢妄言,将军可带上兵马随属下一同前往。”
    “至时一看便知真假。”
    “然后……”
    然后什么就不用说了,在燕军注意力还被木桥吸引的时候,秦军已神不知鬼不觉的在上游过河并登陆整好队形。
    也就是说,沈兵从一开始就想到了会有这样的局面。
    原地搭桥不可能会像陈隗说的那么简单,秦军也不可能会那么顺利过河。
    就算自己能搭好浮桥只怕也很危险。
    浮桥会上上下下摇晃不说,还只有一条狭窄的路。
    这要是燕军在对面摆好阵势等着呢?
    那还不是上去一队被杀一队,然后再上去一队再杀一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更可怕的是还有投石机,这大批石弹往浮桥方向一砸……
    于是沈兵在杨端和问起时才沉默不语。
    不能使用的方案提了也没什么意义。
    好死不死陈隗却在这时冒头……
    于是沈兵就在想,为什么不来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呢?
    最可怜的就要数那陈隗。
    他还道自己得计,今趟总算能将沈兵及其砲师除掉。
    不想从头到尾都是被沈兵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