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往周围看了看,见许应案前摆着一卷竹简,便拱手问:
    “不知可否借内史竹简一用?”
    许应赶忙将竹简递了上来,道:
    “当然。”
    沈兵将竹简摊开,指着竹简突出部和结合部说道:
    “我等屯田,有若这竹简一般垄沟相间。”
    “播种时便将种子种于沟内或种于垄上……”
    说着沈兵就稍停了一会儿看看周围的反应。
    见众人没有异色,沈兵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他在现代时恰好了解过古时的耕种方法。
    春秋战国时使用较为落后的垄作法,到汉朝时就使用更先进的代田法。
    此时沈兵说的就是正在用的垄作法。
    张格却有些等不及了,他轻笑一声:
    “高田作沟低田作垄,又何须工师告知?”
    所谓的“高田作沟”,意思是缺水的高田就播种在沟里,这样可以使种子尽可能多的吸收水份,幼苗也会在低矮的沟里少受阳光暴射便于成长。
    而“低田作垄”则是反其道而行,不缺水的低田自然要将种子播在更高的垄上,这样有利于排水,植物受到更多光照长势更好。
    也难怪张格会出言嘲笑。
    秦时这垄作法早已制定为法律全国推行,只怕是三岁小儿都耳熟能详。
    不过当然,沈兵想说的并不只是这些。
    他笑了笑,指着竹简对继续说道:
    “内史,如今有水车和翻车,便是高田也不需担心缺水了。”
    “我等为何不将种子尽数播在沟里?”
    “如此一来,明年便可垄作沟沟为垄。”
    “如此替换,岂非同样是交替休田?”
    代田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植株本身需要一定行距,这行距之间的田地实际上就是在休田,明年再种时只需错个行就成了。
    许应沉吟一会儿,接着就倒抽了一口凉气:
    “好个垄作沟沟作垄。”
    “如此简单的耕作法为何我等百年来却从未想到?”
    “这样一来……只需稍加长行距,所有耕地便无需休田。”
    “些法大好,工师大材!”
    “妙,妙啊!”
    座下众人闻言也纷纷点头称赞。
    却只有张格依旧嘴犟:
    “先生,此代田法不可轻行,若影响明年收成……”
    还没等他说完就被许应打断了。
    “诶,王翦将军已严令我等要尽数屯完三郡之地。”
    “既是如此,试试这代田法又有何妨?”
    许应说的对,既然事实是必须把田全部屯完,那么是用垄作法还是代田法就没多大区别。
    代田法不过间隔更开一些休田而已,其它都一样。
    又能出什么问题?
    少收一些粮食?
    如果此法可行往后所有耕地都无须休田,那粮食都不知道能增产多少。
    想到这些张格也无话可说,那脸色是青一块红一块的十分尴尬。
    许应无比钦佩的朝沈兵拱了拱手:
    “老朽只道工师木艺精湛,不想屯田也如此了得。”
    “以工师之材,不入我农家岂非暴殄天物?”
    “不知工师……”
    沈兵立时眉头大皱,怎么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