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同是浑身泥水的女兵赶忙上前怯生生的禀告道:
    “大人!”
    “我等见这马车绑了麻绳后上坡和平地都走得十分平稳!”
    “只道下坡也是如此!”
    “是以没有多安排人手!”
    “不想……”
    杨婷怒道:
    “哪有那许多不想?”
    “你等又不是头一回运补给,怎会不知道下坡多安排人手?”
    女兵吓得半句话都不敢回。
    杨婷转念一想,就发觉自己其实也没意识到这一点。
    这其实是惯性思维,想当然的以为上坡与平地没事,那么下坡也可以像平时一样顺利。
    谁会想到事实并非如此。
    又想到临行前那公士啰里啰嗦的一大堆,杨婷就狠狠一拳砸在了马车上。
    “岂有此理!”
    “那公士分明知道有此变故却有意不提醒!”
    “来人,去把那厮给我押上来!”
    几个女兵应了声“诺”就要去拿人,却被柳絮给拦下了。
    “大人!”
    “那公士有言有先,马车上陡坡后就与他无干!”
    “更何况,他若是咬定不知情。”
    “我等又能以什么名义治他罪?”
    杨婷闻言不由一愣。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虽说下层百姓身份、地位依旧很低。
    但凡事都讲法令。
    比如违抗军令,或是误了工期等都可治罪。
    但像杨婷这种无凭无据的猜测想要治罪就难了。
    不是说做不到,而是会引来非议甚至影响军心。
    出身将门的杨婷何曾受过这样的气,只恨得她银牙紧咬目露凶光。
    但思虑再三,她最终还是无奈的说道:
    “迟些再找他算帐!”
    “谅他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收拾箭矢继续赶路!”
    众女兵应了声“诺”,便四下收拾。
    几里外的沈兵则是在半个时辰后才知道这事的。
    消息是由一队从前线返回的伤兵带来的。
    “我们在五里外碰到了中军。”
    “似乎是杨校尉的部队!”
    “许多女兵浑身泥水狼狈不堪,似乎校尉也在其中。”
    “好像是马车出了事故……”
    沈兵面上装作吃惊,但心下却乐开了花。
    “看你这小妮子还嚣张!”
    “动不动就动鞭子要人命。”
    “不给你点厉害瞧瞧你都要上天了……”
    循则紧张的问:
    “没出人命吧?”
    “损失大吗?”
    “校尉没负伤吧?”
    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循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又等了一会儿,见那些壮女没来找麻烦,循又轻松了些。
    完了后瞪了沈兵一眼,小声说道。
    “往后莫要再做此等傻事!”
    “你我身卑力微,那些达官贵人又哪里是我们能惹的?”
    沈兵嘴里应是,心下却不以为然。
    身卑力微?
    沈兵从小的认知就是“人人平等”。
    所以沈兵从来都不认为会比别人卑贱。
    以前不会。
    现在不会。
    以后也不会!
    只不过,沈兵和循两人没想到的是……
    他们的麻烦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