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唐朝做首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乌台案 5(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着李如璧那无比期许的目光,敬让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犹豫地问道:“什么大事情?”

    “大夫和我们几个商量过了,咱们这一次联名上奏,恳请陛下,肃清吏治!严惩贪腐!”

    突然之间,敬让有一种被圣光照耀的感觉,历史,伟业在召唤着他,血液在胸中汩汩腾涌,等待着喷薄的那一刻,但当他即将在惯性之下应诺之时,现实的残酷又让他回归于理智的掌控之下。

    “这可是件大事,恐怕没那么容易吧?”他问。

    “翻天覆地,谈何容易?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准备。”

    说着李如璧从袖口掏出了一张弹劾奏疏,放在了他面前,敬让接过去,不禁大惊失色。

    “这,这,这……怎么可能!”

    “监察御史张孝嵩,安西出征期间,私下收受兵部侍郎何明远金银十万贯,这么大的数额,纵使他们武功盖世,也逃不掉追究,最差也得和薛大将军一般,削爵罢官。”

    他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如璧,几乎口不能言。

    一个是张孝嵩,一个何明远,这可是国之卫霍,这群人莫不是疯了吧?

    弹劾了何明远,弹劾姚崇,弹劾了崔日知,弹劾张孝嵩,从兵部杀到中书,从京城杀到地方,最后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只见李如璧把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无比真诚地看着他说道:“敬郎,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在一连串的贪腐案前,圣人一定会下旨彻查,此案一旦构成,你这是多大的功劳?你又为朝廷做了多大的贡献?”

    “此事当真?”

    “证据确凿!”

    敬让慢慢将奏疏放下,巨大的冲击使他无法从现实中醒来,这封奏疏如同晴天霹雳,震耳欲聋。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个为李唐付出了满身肌理的人。

    而李如璧似乎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低声道:“我记得令尊当初可是死在何家手里,参倒何明远,为令尊雪耻,敬郎,忠孝两全啊!”

    “公是公,私是私,即便是没有家仇,面对这件事,我也是义不容辞。”

    “好!敬郎果然是骨鲠之臣,正义之士,大夫没有看错你,这件事由你来做,简直再合适不过!”

    李如璧拱手道:“明日朝会,一声惊雷!”

    敬让也拱手作礼:“攘除奸邪!肃清天下!”

    这一刻,他耳边响起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邪不压正!

    ……

    ……

    何明远躺在大理寺的官狱中,望着铁窗外的月亮,把玩着手里的玉石,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出去,准备再次一鸣惊人。

    张孝嵩坐在兰州大营里,犒赏将士们,他们像何明远在东曹那样,肆意的放纵。

    姚崇闭目凝神,感受着太阳穴和涌泉穴上温柔的按动,聆听火盆中枯树枝的哀嚎。

    李杰抱着自己的小孙儿,享受着天伦之乐,同时用另一半脑袋想着朝廷里纠缠不清的局势。

    崔日知卧在大理寺的牢房里,辗转反侧,唉声叹气,时不时地发出几声牢骚:姚元之和李杰这两个狗娘养的!我***!

    这一夜,无人入睡。

    所有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又同时沉浸在外面的世界里,心无旁骛。

    对了,还有一个人。

    此刻他正被关押在中书省的牢狱里,这里与大理寺不同,那里或许有补贴,有宽容,这里可没有。

    阴暗,潮湿,冰冷,恶臭。

    比起肃杀的大理寺,和萧条的御史台,好像这里才是真正的牢房。

    这里房间很少,因为很少有人会被关押在这里。

    北风呼啸,寒冷的空气从门窗那被蠹虫所侵蚀的缝隙钻进来,像长矛,刺击着囚犯的肌肤骨骼。

第三十九章 乌台案 5(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