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1.第二十一章蓬莱有仙(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谷雨之后是立夏,遍地盎然绿意,草长莺飞气候宜人。

    只不过好像除了许恕之,其余人都觉得挺燥热。

    许恕之修行已经渐入佳境,气机愈发厚重,又得禅定感悟,心神抱元守一,反馈至身体四肢,已有耐寒避暑的功效。

    同等境界,世间再无第二人能像他这样浑身窍穴畅通无阻,自然无法体会其中妙处。

    归根结底,筑基、得药、结丹,武道前三境都是在修炼根本。所谓“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意味着在修行之初,最关键的还是精气神的锤炼。

    因为结丹时的气象高低,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武夫一生成就的高低,所以陈余落之前格外强调“心、体、气”才是武夫根本,提醒许恕之绝不能掉以轻心。

    有前无古人的“引气诀”替许恕之培育气机,以及佛门心法中的禅定真意稳固心神,不知不觉,许恕之的起点之高,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陆青云的预期。

    如今三人同行,已经路过江州,算算路程,倒也走了快一小半。偶尔路过驿站旅馆,总能听见些大致雷同的传闻,关于陈余落的也不少。

    还记得九华寺的玄青和尚说他要去杀人,也听闻陈余落说要去动真格的,再结合沿途听到支离破碎的言语,看来已经证实了他心中所想。不说许恕之忧心忡忡,连徐讳林这个没心没肺的都破天荒沉默寡言了下来。

    老宰相说“攘外必先安内”,天庚如今边疆格局已经稳定,短时间内高枕无忧。雄心野望不输先帝的当今天子已经不满于“安内”,连同另一座“江湖”,他也想收入囊中化为己用。

    南朝中原八国,硝烟弥漫二十年后,剩下天庚一家独大。

    可是也别忘了,打得天昏地暗被后世叫做“神洲陆沉”的那场仗,可不止中原一处战场。

    北方三大皇帐,每一方疆土之辽阔都远超中原各国,只是由于内耗太久,以至于无力染指中原。

    如今天庚后来居上之后,呼延平山也以不输先帝的枭雄之姿问鼎草原,靠着女子宗师慕容月的强力镇压,一统契丹、女真、蒙古,顺利称帝。

    纵然兵器物资等落后南方,但草原胜在牧马无数,骑军数目之多、轻骑机动性之强,皆是冠绝大陆。所以论国力,突厥已经不输蚕食八国的天庚。

    西域吐蕃,小乘佛教、密宗佛教发源地,自古就是佛教一家独大,乃是宗教性质最鲜明一国。历代都有一位活佛出世领导世人,百姓无不虔诚向佛,凝聚力奇大,两百年间俨然已成了铁板一块。

    而今密宗悄然进入中原,天庚也察觉了异常,已经开始着手调查。

    南疆十八族在战争初期就选择明哲保身,实力最为完整,如今抱成一团,依仗地势天险,易守难攻,更是不惧天庚边军。

    近些年朝廷精力都花在在消化八国遗留势力之上,反倒让十八族人得寸进尺,常有小规模部队袭击,扰的当地百姓人心惶惶。

    诸如此类,大事小事,点滴汇聚,说不定就成了晃动赵家龙椅的助力。是以赵洙急于整合江湖势力,好分担一部分军力,以预外敌。

    朝廷为约束江湖,早年其实已经有过一次铁血手腕,当时由于边境尚未安定,只是出动了两万地方驻军,以及三司九寺豢养的各类江湖高手与朝廷鹰犬。

    结果虽说是朝廷占据上风,可当时是仰仗出兵迅速、攻其不备,何况世间高手最多的“天机武库”与“蓬莱仙地”均未出面,底蕴最深的三大门派也一个都没出手。

    真要惹得这些势力同仇敌忾,等同于掀起另一场国战,朝廷百官想必也不会都是酒囊饭袋。所以虽然一直在放狠话,但朝廷也不敢轻易越界,十年下来,各自已经默契地给出了底线。

    五年前的一场比斗,由皇帝赵洙率先提议,昆仑出面做武林代表,各自唇枪舌战、搬出筹码赌注。结果不出意外,除了赵洙深信不疑的楼统领轻松胜下一局,其余朝廷派出的高手俱是一败涂地。

    有百万大军听任调遣,皇帝面对诸位武道宗师依旧底气十足,笑着又提议了一个五年之约。更承诺若是朝廷输了,自此不理江湖事。

    眼看着下个月就是“决战洛阳”之期,江湖风声更是势头如疾风过境,传遍大江南北。连同县里卖菜的大爷都会扯上几句:“那楼统领可是我们天庚的沙场万人敌,到时候动了真火,一个打九个都不是问题啊。”

21.第二十一章蓬莱有仙(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