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第十章教拳(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相反,也正因为世家门派的深厚底蕴,才有足够资源来培养出色的人才。

    再财大气粗点的,孩子三岁起便有精通药理的医师揉筋推骨,聘请各方名师传授武技,家中还有供奉自小喂招与讲解技巧。

    等到踏上江湖,自己摸索修炼后出来闯荡的年轻人,碰见这些个大门大户出来的少侠们,谁不自惭形秽?

    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权势这东西,真能决定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

    就好比今天陈余落简单的几句指点,有背景门路的可以花代价得来这些金玉良言,身世平平的,兴许一辈子都听不到这点心得。

    雪崩式、撼山式、大静式,这三招拳法,以陈余落这种一教之主的眼界,都能放在心上,价值不言而喻。

    许恕之并没推辞,与人交手时,许恕之心如明镜,算是彻底对自己有了认知。也正因此,陈余落的每一句话,他一个字都不放过地记在了心里。

    十余年看似白用功的修行,是厚重的积累。陆青云的真元牵引,是诱发变化的引子,随着许恕之的周身气府打通后,功力渐进是水到渠成之事。

    看出蹊跷的陈余落当然不会画蛇添足,所以没有提及功法,而算是颇为用心地教给了许恕之当务之急的拳法。

    传授后亲眼验证一遍,许恕之出乎意料地悟性高,竟然没出什么差错。陈余落满意点头,便提议让许恕之回去后闭目冥想,在脑子里反复描摹一招一式,短时间内不要练手。

    许恕之自打练功开始,从没偷懒,如今这浑然天成的拳桩,可都是他日复一日一招一式练出来的,还从没听说谁家的功夫是想出来的。

    本想问个究竟,可陈余落已经踱步离开,没有得到答复的许恕之只好悻悻然。

    ……

    有家大业大的陈余落在旁,接下来的路程只需要舒舒服服地坐在马车上便可,许恕之肩有包袱不敢放松,所以多数时间都在吐纳运功。

    其余时间,许恕之尽力摒除杂念参悟拳法。刚开始自然是无计可施,光是静下心来都很难。

    徐讳林这小子缺德的很,每每到了饭点就手拿大鸡腿,一边吧唧着嘴啃,一边自得其乐地跟许恕之倒苦水。说他以前娘在的时候是如何如何的潇洒,现在虎落平阳,一起玩的那群人一个个都敢给他脸色看了,如此云云。

    从小在高门宅邸里长大的孩子,从心性到外在,无一不被身份显赫的长辈们熏陶渲染,看得多了懂得多了,做事情的时候便自然而然有了成年人的影子。

    许恕之混迹市井的时候,见多了形形色色富贵人家的少爷小姐,对他们的浅薄城府一清二楚。所以对于徐讳林的赤子之心,许恕之才更觉得难能可贵。

    过了几天,许恕之发现无人打扰的时候,他心无旁骛入定,真能进入一种玄妙境地,脑海中演练三式拳法。寻一处空地施展时,自然而然就按照想法使出来,并不比身体力行来的差。

    等到绕过九华山,进入池州城,已是小半个月后。许恕之已经能自如控制感官,静心片刻便能入定,拳法招式更是随时随地都能在脑中冥想。

    有徐讳林这个不知停歇的捣蛋鬼加话唠在身边,无疑大大提高了许恕之的修行进度,一比较,才知道陈余落算是真正的惜字如金。

    很少露面的陈余落一直坐在马车内闭目养神,难得停下来歇息时会出来透透气,这会儿靠近一处茶摊,便临时起意出来喝口茶。

    这个陆青云的传人,短短时日,已经让她刮目相看。

    纳一吐六,是结丹境武人才能堪堪承受的笨拙养气法子,许恕之不仅是运转自如,反而还无师自通地连同胎息一气相连。

    外人看不出来,陈余落却很清楚,许恕之修炼之时,约莫已有了“天根地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的玄妙体会。

    她仅是坐在一旁,气机感应下就觉得遍体舒爽,而且还是许恕之内力平平的前提下。

    此等气象,已是不输道家“上玉京”“大黄庭”的精深境界。

    所以许恕之近来多数时间都在马车内,陈余落已经见怪不怪,招呼兴致缺缺的徐讳林跟她一同在茶摊坐下,喝茶看戏。

    不出意外,茶摊上一人,以及后面尾随的三批人,多半都是盯上了许恕之。这种好戏,怎么能错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