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第三章引气诀(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若是寻常修炼,万万不会有谁想到要单独去冲击各个窍穴,毕竟窍穴有别于丹田气府,并无储存温养真气的功效。

    就好比“驿站”和“军营”,养兵之处理所应当会选在“军营”才对,谁没事整日在“驿站”练兵?

    若是按照“引气诀”这样的练法,好不容易培养出的真气,十之七八都要用在打通窍穴之上,未免太过浪费。

    不过这些话陆青云可不会对徒弟说,这门功法,在武道一途可以说是另辟蹊径,他也不知道未来走向会如何。

    只不过,这是他付出了半辈子代价的心血,总希望能有人继承下去,一来是想向世人证明他陆青云没有错,二来,是不想抱有遗憾罢了。

    先前在山门外,陆青云与秋树亭两人的交锋,看似风平浪静,其实险象环生。

    这些年一直在稳步上升的秋树亭已经半只脚踏入玄珠境,挥手间已有玄妙气象,两人以“心境”交手时,秋树亭无意间调动体内气机,陆青云反受牵连,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在翻江倒海,险些连站都站不稳。

    一件本就是拼凑修补而成的瓷器,又被外力击打,再度摇摇欲坠。

    对此,陆青云心中倒是并无芥蒂,无非是将本就所剩无多的时日再缩短些许而已,谈不上多差。

    相反,他还很庆幸,正是由于受秋树亭的气机牵引,体内早已沉寂的真气反而因祸得福,再度流转了起来。

    所以之前心神激荡之下,陆青云忍不住在徒弟面前显摆了一手御剑本事,可惜徒弟并不能心领神会地拍上一记相得益彰的马屁,让陆掌门大有对牛弹琴的挫败感。

    不讨喜就不讨喜吧,谁叫自己就这么一个徒弟呢。

    稳了稳依旧有些躁动不平的真气,陆青云终于想起正事,言归正传道:“本门心法为师早已尽数传授于你,只是似乎听你说过运气时感觉到凝滞艰难?”

    不知是五年前还是六年前就提过这茬的许恕之简直无言以对,点点头后闷头喝了一大口酒,似乎是想借此来表达对师父的不满。

    半眯着眼的陆青云自顾自陶醉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此乃真理。为师这门心法可以说是将武学至理融于其中,抛去所有捷径,力求一步步脚踏实地,虽然每一步都格外艰深,但基础只会分外坚实,往后自有无穷好处。”

    这么虚无缥缈的大道理,许恕之虽然能懂,但觉得师父可能是跑题了,这跟怎么修炼无关啊,便试探道:“师父不是要指点我么?”。

    陆青云抬了抬眼皮,对比愚钝的徒弟和当年独领风骚的自己,总有一股压都压不住的优越感。

    不过眼下他好歹是做师父的,答疑解惑是本分,只好慢悠悠道:“打个比方,我现在往你头上扔一块砖,你痛不痛?”

    原本精神散漫的许恕之立马警惕起来,认真地盯着师父,小心回道:“那肯定会痛啊。”

    “那你要是站在山下,我从后崖往你头上扔一块砖头呢?”

    “我会死的啊,师父!”

    “嚎什么!为师这不是打个比方么?”

    “……”

    似是感觉到了些许夜寒,陆青云双手拢进袖子,往竹椅内又靠了靠,不急着解释。有心考验下徒弟,便反问道:“同样是一板砖,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看似木讷实则内秀的许恕之默然不语,稍后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两者差距,在于过程。

    知道徒弟已经一知半解的陆青云这才开口:“内含劲气的简单一掌,只需要真气自丹田而上途经三处窍穴,威力自然平平。崇明寺有个夜华老和尚,有一招闻名江湖的度化掌,需要转瞬之间气机流转一百二十八处窍穴,一掌劈下,当初可是毁去了一艘水师战船。”

    面露正色的陆青云朗声道:“唯快不破,其‘快’便在此处!”

    “同样是直直拍来的一掌,正因为出掌的那一瞬间,气机走过窍穴的多寡,才决定了威力差距的悬殊。”

    “本门心法追本溯源,修炼时便直接冲破周身三百六十一处窍穴。等你修为大成后,对敌之时,无时无刻不可气贯百骸,届时,气象巍峨再难估量。”

    说至激昂处,陆青云忍不住仰头灌下半碗酒,可惜手头拮据没有大鱼大肉相伴,只有一叠花生米解馋,只好悻悻然捻起一粒放进嘴里,无奈叹息。

    许恕之差点就身陷师父构建的宏伟蓝图难以自拔,好不容易认清现实后,同样叹息一声:“可是师父,我到现在才冲破十四处窍穴啊……”

    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的陆青云躺回竹椅,索然无味地闭上眼,打发了徒弟两个字:“扫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