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狭小。
    司马尚统帅先登营,占据地利优势,以山石、树木堵路。
    “趁着燕军尚且没有追来,大家先好好休息吧。”
    看着疲惫不堪的众人,司马尚吩咐道。
    半个多月以来,顾邑守军本就透支着自身精力,非常艰苦才堪堪守住城池。
    撤退途中,由于燕军不间断的追杀,赵军都没有休息过,早就疲惫不堪。
    这样的队伍,战斗力堪忧。
    “呼呼呼!”
    小胖子齐轩听到命令,当即四仰八叉躺在地上,丝毫没有了往日的贵族形象。
    “累死了!”
    齐轩嘟囔着,曾经圆滚滚的脸庞,此时也消瘦了些许。
    “小轩啊,你为什么坚持要来断后?”
    瘸腿的老卒任庸,坐在齐轩身旁,轻轻抚摸着手中的长矛。
    齐轩歪着脑袋,反问道:“庸叔,你又为何留下?”
    按理来讲,任庸不过一介黔首,齐轩却是贵族子弟,二人身份相差太远,根本不可能以叔侄相称。
    然而,他们当初在一个征兵点相遇,又被安排在相同的队伍。
    齐轩这个曾经的纨绔,由于初次上战场,没有丝毫经验,数次险死生还。
    若非任庸屡次舍命相救,恐怕齐轩早就被燕军所杀。
    战场上的袍泽友谊,胜过了二人俗世身份,故此齐轩直接称呼老人为庸叔。
    老人擦抚摸长矛的右手,停在了半空中。
    过了半晌,他才缓缓说道:“家中只剩下我一人,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况且我年龄大了,就算此战侥幸不死,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与其苟延残喘,倒不如多杀几个燕军,尽可能让你们年轻人活下去。”
    老人的声音很轻,也很平淡,不似赵嘉那般慷慨激昂,也不似赵嘉那般能够鼓动人心。
    可是听在小胖子齐轩耳中,他却感觉鼻子有些发酸。
    老人戎马一生,上任赵王在位的时候,就屡次被征召入伍,南征北战。
    后来因功受赏,娶了妻子、生了两个儿子,本应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可惜的是。
    长平之战,老人两个儿子入伍,大儿子战死沙场,小儿子被俘以后遭到坑杀。
    两个儿子的阵亡,让老人几乎崩溃。
    好在强烈的仇恨,支撑着老人坚持了下去,并且活到了现在。
    后来秦军围困邯郸,老人与他的妻子还有两个儿媳,都登城御敌。
    结果老人妻子被乱箭射死,老人大儿媳受伤,因为治疗不及时,感染而死。
    就连老人自己,大腿也被箭矢射中,从此留下了残疾。
    及至后来,老人小儿媳改嫁,家中只剩下老人,孤苦伶仃的守着院子。
    这位身经百战而不死的老卒,从此畏惧黑暗、畏惧孤独,数年来饱受煎熬。
    是以,此次燕军攻赵,老人虽然可以免受兵役,仍然毫不犹豫主动请战。
    或许在老人看来,纵然死在战场上,也好过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更好。
    “庸叔,此战我们都要活下来。”
    “我们不仅要活下来,还要将燕国贼人全部赶出赵国。”
    “以后,你就不用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屋子了,随我回到家中,免受孤独之苦。”
    “此战过后,我就娶妻生子,到时候还要庸叔帮我带孩子呢。”
    齐轩起身,抓住老人的手臂,郑重说道。
    他出身贵族,曾经更是纨绔子弟,自然非常怕死。
    此次之所以坚持留下来断后,也是因为老人的缘故,他不想老人战死沙场。
    老人闻言,浑浊布满血丝的眼中,顿时露出了惊人光彩。
    有谁真的想死?
    老人只是厌倦了孤独,想要拖着残身为赵国出分力,这才抱着必死之心入伍。
    若以后真能摆脱孤独,真能抱着小孩在庭院内玩乐,他愿意永远活下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
    “战事结束以后,你多纳几个小妾,生一大堆孩子,我帮你带。”
    齐轩咧开了嘴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而后重重点头。
    “其实我看庸叔身体也十分健朗,到时候也给你纳一房小妾,说不定还能生个大胖小子。”
    听着齐轩调侃的话语,老人顿时一个巴掌扇了过去,打在了对方脑袋上,而后笑骂道:“我都这把年龄了,还怎么生儿子。”
    齐轩将脸凑过来,贱兮兮的说道:“就算不能生儿子,等冬天天冷的时候,也可以帮庸叔暖暖被窝啊。”
    任庸闻言,却是露出心动之色。
    如今赵国女多男少,官府也鼓励男子多纳小妾多生子。
    别看任庸已经五十二岁,真要再娶个小妾,说不定真有希望生个儿子。
    “踏踏踏!”
    就在老人憧憬的时候,大地开始轻轻震动起来,马蹄声也隐约从远处传来。
    “燕军来了。”
    “备战,备战!”
    司马尚猛然从地上爬起来,挥舞着手中长矛,对着士卒们大声呐喊。
第三十四章 老卒(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