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战鼓声响彻天地,震动寰宇。
    栗腹立于高台上,看着寇水下游西岸的滚滚浓烟,脸色无比阴沉。
    他虽然觉得赵嘉有些能耐,却从未真正将其放在眼里。
    这倒并非栗腹傲慢自大,只是赵嘉如今才十七岁,麾下又只有两万老弱。
    反观栗腹,麾下聚集了燕国大半将领,更是拥兵四十万,有气吞天下之势。
    双方对比,栗腹无论如何也占据了绝对上风。
    栗腹哪怕之前非常谨慎,也是因为不想有丝毫意外,却也从未想过自己会首战失利。
    可是现在,孟乐所率领的两万燕军,就这样中伏。
    虽损失并不算大,燕军也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却也让栗腹心中极其难受。
    栗腹此番极力促成攻赵事宜,那可是为了名垂千古,不能有丝毫意外。
    “报!”
    “启禀相国,下游渡河军队中伏,伤亡过半,孟乐将军被赵军俘虏,生死未知。”
    就在此时,斥候拍马来报,声音有些颤抖。
    栗腹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脸色当即变得越发难看起来。
    说到这个孟乐,与栗腹也有些关系。
    栗腹虽然深受燕王器重,终究乃是齐人,被不少燕国本土勋贵所排斥。
    乐间、乐乘两兄弟,就是其中代表。
    然栗腹心机深沉,手腕也极其高明,私下更是结交了不少燕国勋贵,这才青云直上,最终成为燕国相国。
    孟乐背后家族,燕国颇有根基。
    栗腹为了争取孟乐背后家族势力,极力举荐孟乐为将,准备令其顺便捞些功劳。
    原本在栗腹看来,这场攻赵之战将无比简单,纵然有孟乐这等庸才统兵,也不会对大局造成什么影响。
    他却没想到,今日与赵军首战,孟乐就中伏兵败,连自己也被赵军俘虏。
    如果孟乐被杀,其家族势力恐怕也不会善罢甘休,栗腹也会比较被动。
    想到这里,栗腹顿时感觉无比头痛。
    事实上,孟乐并非特例,栗腹为了拉拢燕国勋贵,还安插了不少勋贵子弟统兵。
    不说其他,北方燕军统帅卿秦,也是栗腹极力举荐。
    否则以卿秦自身才能,根本没有资格单独统帅二十万燕军。
    栗腹此举,虽给自己争取到了极大政治利益,却也让乐间这位良将心怀不忿,拒绝参战。
    就连乐乘这位良将,也因为被卿秦掣肘,根本发挥不出什么才能。
    此时的栗腹,尚且没有了解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他既恼怒孟乐的无能,又担心对方安危,只得不断让人催促三军渡河,想要尽早攻克顾邑。
    却说赵嘉生擒孟乐以后,当即率领麾下士卒撤退。
    他们虽也有伤亡,然而每个士卒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之色。
    就连司马尚这个都尉,以及王若冰这位女卒,眼中兴奋之色亦掩饰不住。
    赵人虽不惧战。
    然此番燕赵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很多人对于赵国未来命运,仍旧十分忧虑。
    甚至于,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在哪里。
    可是今天,王长孙赵嘉统帅两千赵卒,大破两万燕军,杀敌过半,更是生擒敌方统帅。
    己方,却伤亡寥寥。
    如此辉煌战果,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首战告捷,顿时让赵军士气为之一振,他们对于未来,也不再那么悲观。
    “司马都尉,你率先回城,督促百姓撤离顾邑,避免伤亡。”
    赵嘉盯着头发都被烧掉些许的司马尚,脸色郑重的说道。
    别看赵军首战告捷,赵嘉却非常清楚,燕国大军不可抵挡,顾邑早晚都会失守。
    赵嘉之所以极力抵抗,不仅是为了给廉颇争取时间,也是为了尽可能去激怒栗腹。
    只要栗腹被彻底激怒,哪怕赵嘉仍有余力守住顾邑,也会毫不犹豫撤退。
    所以,顾邑无论如何都会被燕军占领。
    假如栗腹能够轻易攻下顾邑,自然不会对城中百姓如何。
    然而,赵嘉真要一而再激怒栗腹,城破之日,燕军很有可能会杀戮百姓泄愤。
    赵人已经为国流了太多鲜血。
    赵嘉不希望再看到,这些无辜的赵人,因为自己激怒栗腹的缘故而流血。
    之所以没有让他们提前撤离,乃是为了修建防御工事。
    且今日在寇水西岸阻击燕军兵马,除了少量假人以外,还有不少顾邑百姓假扮。
    若非如此,也不可能造成西岸有五万大军的假象。
    要知道,寇水纵然河道宽阔,燕军建筑高台以后,仍旧能够大致看清西岸情况。
    假人太多的话,势必会露出马脚,甚至会适得其反。
    让城内百姓临时凑数,再辅以少量假人,问题就不会太大了。
    毕竟,赵嘉麾下本就不缺乏老人、妇女,城内百姓假扮军队,没有丝毫违和感。
    “公子,燕军攻城之时,这些百姓也能相助守城。”
    “若将百姓全部遣散,顾邑守城能力恐怕会大大减弱!”
第二十八章 软脚虾(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