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 乡谊乡党(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八月初的京师,知了不知疲倦的叫,给人带来一种夏日的烦躁,没有一丝风,大地像个蒸笼。

    烈日如火灼烧着躲在树阴下的王奇,王奇挥舞着蒲扇,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这日子没法过了,苏南若这臭娘们在家里享用冰窖,咱在衙门当差,何其辛苦耶。

    “叔孝,本道,你们何时擢升啊。”王奇觉着无聊,便打趣下棋的两人。

    孙丕扬蹙眉苦笑道:“朝廷可把咱忘了,也没个消息传出来。”

    “唉,咱就安心在行人司吧,最近还被陛下夸奖了。”王治放置黑棋,笑呵呵道。

    王奇莞尔,最近行人司效率提高不少,原因就是王奇制定了规章制度,杜绝行人偷懒的机会。又调遣了许多小吏当行人差役,人多自然好办事。

    还别说,行人司真得了不少好评,嘉靖帝也表示行人司不错,赏了王奇三人绫罗绸缎以表圣意。

    “三位大人,有两件丧事。”一个行人擦着汗水,跑过来递两份公文。

    王奇接完一看,有些黯然。

    王慎中逝世,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倡导文崇唐宋,主张意定词立,文从字顺,在士林中声望很响。

    看到第二份公文,眼睛有些酸酸的。

    杨慎在滇南病逝,杨廷和之子,杨慎一生能文能词能曲,著作更是上达百余种,饱腹才华。因“大礼议”受嘉靖帝廷杖,谪戍终老于滇南永昌卫,那首词临江仙一出天下震动。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王奇喃喃,把公文递给两人。

    “杨升庵先生!”孙丕扬突然泪流满面,哽咽道。

    王治更甚,直接抱着公文抹泪嚎叫,口呼杨升庵。

    王奇也眼眶泛红,杨慎不仅是三朝首辅杨廷和之子,二十四岁中状元,书著更是受文人士大夫的追捧。

    他还对滇南有大功绩!

    “我朝的损失啊。”孙丕扬用袖子擦着泪水,明朝第一才子逝世,天下士大夫皆要哀悼。

    王奇看了讣告:“朕痛失爱臣……谥号文宪。”

    盖棺定论就是文宪了,杨慎政治上失意,卒后嘉靖帝能给文宪,那就是很高的礼遇了。

    两人调整情绪看着谥号点头,也算满意,杨升庵先生该有这样的礼遇。

    “叔宪,本道,安排行人前往丧葬。”王奇道。

    两人齐声作揖道:“我愿前往。”

    王奇点头:“陛下会派太常寺及内侍前往,汝等跟随就行。”

    王治犹豫道:“不知司正能否评价一下文学方面?”

    “王道思五言古诗亦窥颜、谢堂庑,无一浅语滑语。”王奇沉吟道。

    两人对视一眼,点头赞同。

    “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杨用修。”王奇缓缓道。
第一百三十一章 乡谊乡党(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