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走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说新剧,改难令,总知颠倒(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糖塠是用面粉和红糖加工的小吃,做法也很简单,将面粉和红糖拌匀,加水和成很稠的面团,然后搓成长条,掐成小段,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入油锅炸熟,用竹签子串起来,即成糖塠,从外观上看,就如同糖葫芦一般。

    一帮人吃吃喝喝,和众人一起嘻嘻哈哈说笑着,一顿早餐变成了众人的谈论会。

    顾若兮现在的声望在京城已经是无人不晓了,这就导致了她的应酬开始变得多了起来,但是季芳华的横空出世让她有了深深地危机感,所以为了能把《新白娘子传奇》演出彩来,更是下了不少的苦功夫。因为蛇仙大戏的上座率已经远远不及聂小倩的女鬼大戏了。

    年底的分红让她对韩清有了新的认识,自九月十八的第一次上演,然后就是每个五天一次的演出,让韩清也是赚了个足,他就在年底给众人做了一次分红,拿出整体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分给了蛇仙大戏的所有参演人员以及剧务人员,众人都是怀揣巨款过了个好年。

    李奕蕾还是经常找到顾若兮,以观众角度指点顾若兮的走位和台词,并且在画工上经常能给做一些帮忙。这几天几位行首都不见了踪影,因为要参加元夕的庆祝表演。

    众人吃完早餐各自忙各自的,韩清不愿意去逛街,自从萧月茹来了以后,这些日子几乎走遍了东京城的大街小巷,怎么能总是去逛街?哪有功夫啊!

    所以他就躲在屋子里和徐佳云薛凯文研究其他剧本的台词,萧月茹撅着嘴不满的在屋子里开始捣乱。

    “哼!你们说的这《西游记》剧本,本来就是前后有些不搭调!”萧月茹看过徐佳云的手抄剧本,所以对里面的故事结构还是有些了解的。

    “怎么个不搭调?”韩清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们把孙悟空捧得那么高,为什么不把那个憨猪也捧得高一些?光是兵器上你们就没说的明白!”

    “怎么个没明白?”韩清被小妮子的一番话弄起了好奇心。

    “你说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可以随意变换是吧?可是却从来没提那憨猪的耙子能不能随意变大小!”

    韩清和徐薛三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的问了萧月茹道:“你怎么知道?”

    “猪八戒说过,他与耙子形影不离,那我问你们,猪八戒在高老庄替高太公种地,九齿钉耙正好可以刨地,他借酒兴去月宫调戏嫦娥的时候,可是没有拎着耙子的,被贬错投猪胎的时候,难道也是怀抱着耙子进入母猪体内吗?”

    三人互相看了看,感觉萧月茹说的貌似有些正确。

    “我再问你们,玉华州豹头山虎口洞的黄狮精在偷走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兵器后,竟然大张旗鼓的以九齿钉耙之名,筹备召开‘钉钯会’,为什么不开‘金箍棒会’?为什么不开‘降妖宝杖会’?你们想过没有?”

    徐薛二人翻了翻眼睛看韩清,等着他解释,因为这故事是他弄出来的,所以他最有发言权。

    韩清左思右想,原版故事就是这么个说的,谁能知道吴老神仙为啥这样写?

    “你不是说憨猪的九齿钉耙全名叫上宝沁金耙吗?还说是玉皇大帝恩赐,而且是太上老君用神兵铁亲手锻炼,并发动了五方五帝、六丁六甲的之力造成了九齿玉垂牙,双环金坠叶吗?这兵器的来路本身就比孙悟空的金箍棒要有名堂的多!至少憨猪的兵器乃是当时的天上皇帝所赐!”

    韩清想了一下,被萧月茹讲的有些理屈词穷,有些恼羞成怒的说道:“神仙的事儿凡人怎么会懂?”

    “故事是你编的!”小妮子得理不饶人。

    “我...我是替神仙口述的!”

    “神仙能够这么不明不白的告诉你?是你自己编的!”

    徐薛二人一看这情况,立刻明白的自己在这里是多余的,二人蹑手蹑脚的赶紧退出了这个房间。

    1糖塠又叫“焦塠”、“油塠”,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甜食小点心,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到了宋朝就成了北方人过元宵节时的主食,宋人郑望说:“汴中节食,上元油塠。”意思是北宋首都开封在正月十五有吃糖塠的习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