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之从大唐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46章 太师也上厕所的吗?(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师仁慈,”有人不禁低呼出声,随后声音洪亮高亢起来,“太师万岁!”

    “太师万岁!”

    前排一位农户随着呼喊声跪了下去,接着是第二人、第三人……

    直至跪下去黑压压一片,呼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几乎要控制不住局势之后,傅君婥才又道:

    “太师之英明,远不止如此,大家再随我来。”

    很快,大家又到了另外一片区域。

    “这......如此臭气熏天,怎么回事?”

    “快看,那里有一群人在掩埋污秽之物!”

    “莫非这里也是准备开垦的地段?只是,那用砖石垒砌出来的物什是?”

    老农一脸懵逼地四处张望,忽然惊呼一声,叫道:“姑娘,那是什么?那团火焰,好生奇怪!无油无柴,竟凭空燃烧,而且......燃烧呈蓝紫色,有点像坟头上的鬼火啊!”

    “鬼火?愚昧!”

    傅君婥半仰着头道:“这就是太师的第二项神奇手段——沼气!”

    “沼气?”

    “不错,正是沼气。不知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我们经常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看到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打开火石,便可把这些气体点燃,这就是天然而生的沼气。

    太师也是在某一次如厕时,偶然发现此事,经过系统的论证研究,终于从格物的角度重现了这种现象!”

    “原来如此,太师果然厉害,连如厕之时都不忘为百姓谋福祉,老夫我服了。”

    “太师自然是神人也。”

    “那个......太师也需要如厕的吗?”

    “......”

    见大家讨论的问题果然在自己的无意引导下越来越歪,傅君婥心中一乐,嘴上却连忙打断道:

    “大家请翻到《农经》第一百八十六页,第三十四行有一句话:以格物来看,沼气,乃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的还原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温度控制,经过一系列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的气体。文后还有详细的图注,知道大家如何修建沼气池。”

    “嚯,原来如此。太师这图注画得着实细致,让人一目了然。只是......”那老农皱着眉头,说道:“这沼气池又有什么好处呢?只是帮我们省了点灯的煤油?”

    傅君婥轻笑一声,解释道:“这个问题,请翻过此页,后文也有说明。沼气,首先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一般三口之家,只需修建一个一丈开来的沼气池,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所有照明、做饭等燃料问题,注意,不用花费分文。

    其次,粪便入沼气池发酵后,既可生产沼气,又可沤制出大量优质有机肥料,将这些肥料投入垦荒之中,便得到了大家方才所见的梯田。”

    在大家又一次了然而后震惊的目光中,傅君婥再道:

    “还有一点大家有所不知,凡是施用沼肥的作物,本身便具有抗旱防冻的能力,能大大增加作物的产量。”

    “如此一来,种田岂非只需施肥,不用过多管理!”

    “这么一来,我便可抽出更多时间出去挣钱了。”

    “厉害,厉害啊!”

    “不错!这正是沼气的另一个好处——解放劳动力。拣柴砍柴之事无需再做,做饭时烟熏火燎的传统也将彻底不再,大大节约了.......嗯”

    她翻了翻手上的书,然后才道:“嗯......无效劳动力的时间。”

    “至于其他好处,如改善卫生、促进养殖等,书中自有记载,我就不为大家一一说明了。总之,沼气池的作用,符合《农经》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太师极力推广的一种理念——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边上的石敏喃喃低语,忽然脑中闪过一个想法,脸色剧变。

    见大家若有所思的模样,傅君婥道:“可能大家不太了解,我们再往前走看看。”

    没走多远,便听到数声高昂激荡的口号声,前方的一个高台上,拉着巨大的横幅,一名老者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养猪成仁,杀猪取义。小伙子们,多给猪喂食,他们就拉得多,拉得多沼气就多,肥料就多,就能产出更多的粮食饲料,便能给猪吃更多,他们长得更快!如此一来,便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生生不息!”

    大家见老者喊得卖力,目光都情不自禁看向了他。

    “这......这不是大儒王通王老爷子吗?”

    “啊?听说他一直对太师不满,莫非是给抓来养猪了?”

    “可是......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被迫的啊......”

    事实上,王通来到这里已有半年,他身份特殊,又能力超群,很快便升任了户部侍中一职。

    可以说,这半年来,最勤勤恳恳,最忙碌的官员,不是王秀儿,不是傅君婥,而是这个通天巨儒。

    由他一手主持修建的沼气池、房屋、大棚菜园等,不知有多少。年过半百的他如今两鬓斑白,皮肤也变黑了许多,但精神面貌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强上许多,说话声音更是中气十足。

    环境能迅速改变一个人,这话真没说错。半年前,他还带着小心思,一边小心翼翼隐藏自己,一边想要弄清楚宇文拓到底要弄什么幺蛾子。

    真正接触到养猪场的核心业务后,他便改变了对宇文太师的观感,连他自己也因长期的亲自指挥,有了更加开明的思考方式。

    但此时代的儒家学子最伟大之处,却是那份愿意为他人付出的精神。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可以无视自己儒者的身份,奋力耕耘于田地之中。

    确可当得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老,昨日您又通宵达旦,怎么现在还不去休息啊?”傅君婥向着王通说道。

    王通哈哈一笑,

    “哈哈哈,吾当年求学时,深恨油灯昏暗,每每在子时之前,便得放下书本典籍入睡,即便如此,早年也因长期暗光中求学,落下眼疾......哎,如今有了沼气灯,便是再晚,屋内也是灯火通明。通宵达旦阅读经典,岂不快哉!放心,老夫的身子骨,硬朗着呢,丫头无需担心,我还有事要忙,你自去吧!”

    “是。”傅君婥恭敬地行了一礼,对众人道:

    “大家心中恐怕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猪场的猪,长得这么快?”

    “不错。就算你这所谓的沼气池再好,也得首先有家畜可以养,提供大量粪肥,才可实现。但据我所知,猪最难饲养,从出生到长成,至少要一年时间。一般来说,我们就算是养牛,都不会考虑养猪的。长得慢吃得多,肉又腥膻,太划不来了。”

    “这个问题,大家请翻到《农经》第七十五页,第四列。”

    “哦?劁猪之法?这有何用?”

    “猪肉腥膻,适口性确实极差,但,阉割后的猪,肉的这种膻腥味就被很好的去除了,且更重要的是——阉割后的小猪非常安静,不像那些没阉割的小猪那么活泼,也不打闹,整天除了吃就是睡,所以肉膘飞长,快的一个月就可以出栏,慢的也最多三月。石敏,你速速给大家演示一下骟猪的手法!”

    “呃......是。”

    很快就有下人提了十几头小猪过来。

    随着石敏手起刀落,使出七七四十九式断子绝孙刀法,干净利落地便将一只猪割鸡。

    这一幕若是让他父亲李渊看到,恐怕......

    “兄台,好手艺啊!”。

    “此人莫非是大内出来的阉割高手?”

    “学到了,学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