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六姓七望中,每家都能拿出几个的少卿、少府、将军、大人,无论科举入仕还是恩荫检拔,真正能主政统兵、大权在握的十不足三。
譬如王三郎的亲弟,王五郎,官称“王将军”,实则是左千牛卫府将军之下的左中郎将。
他平日职差两种说法可以概括,一曰“接状中郎”,二曰“纠察郎官”。
前者因大巨的章奏,先递给左右千牛卫中郎将,再经他们交给皇帝而得名。
后者是因为千牛将军之下的中郎将,还负责纠察宫中违犯礼仪者——例如横着从皇帝宝座前走过、在朝会上私自对语、或倾身与阶下的人说话、及摇头举手、互相招呼等不敬之事。
若在从前,御前侍驾,可称为荣升之近阶。
可当今这位圣德皇帝,偏是个重才德甚于家世者。出身于勋贵宗室之内卫,原本就是仰赖祖辈恩泽入官,若再有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者,皇帝反而罚得更重。想要在御前混上几年,便轻松授一实差上官,多有铩羽而归者,不过白白令亲族蒙羞罢了。
即便有才德者,三五年后,反要从下品小官做起,让这些年纪轻轻便是上品的“青年才俊”,真觉十分不堪。
言归正传,种种前言,可见王家三郎在“官本位”的世界里,绝对是瞬间让“京都四公子”“雁塔七才子”“天下第一公子”也忍不住黯然失色的“男主角”。
可惜,这位“男主角”不幸罹难。
望月不恤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本身圣德一朝,王、沈二家便携破竹之势,迅速跻身九姓七望之首,在“浣春宫”之变中,二家又得以保存朝中势力。
若那个惊才绝艳的王三郎,再借公主之势青云直上,怕真没有其他氏族容身之地——毁掉一个家族的人才确是遏制其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
可惜,望月无条件去探“王郎君之死”的虚实。
再说本朝当之无愧的“第一女主角”保龄公主。
撇开外界神乎其神地虚词矫饰,单以相貌而言,望月所见的女郎里,可与其比肩者仅庆丰公主一人而已。
而庆丰公主以“娴静恬淡、端圣高洁”的形象视外,整个气质不像保龄公主的“艳冶娇纯,美清淑慧”那样浓烈夺目,一下子便能攫住人的整个心神。
加上保龄公主“聪慧伶俐、兰心蕙质”,是众皇女中——除嘉善公主和庆丰公主之外——唯一有“善诗赋、能音律”之称的才女。
再加上瞬间秒杀同侪的绝美舞姿,还有一个贵妃娘、皇帝爹。望月的这个六姐,活脱脱一个美少女公敌、好郎君杀手。
望月感叹,保龄公主不穿越、不重生,就是一个妥妥的“玛丽苏”模式。别说死了一个未婚夫,就是死一打,肯定还是有人趋之若鹜,甘心拜倒在其石榴裙下。
更何况,王三郎之死怕是正中保龄公主的下怀——她一个人不用得罪,她便摆脱了心中不理想的夫婿。
她若够聪明,安分守己地摆出个“未亡人”的样子,只须一年,又会是长者们心中的“佳媳”。
怕就怕她沉不住气啊。望月在心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