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点还有一更onno
张氏迅速的将信看了一遍,然后激动的道“念春,你舅舅终于肯让子乔到京城来了。”
张子乔,是舅舅张隽的长子,今年十四岁。两年前就考中了童生,可之后的两年里,在学业上再无寸进。
张氏三番五次去信,劝兄长将侄儿送到慕家的家学来。张隽一直犹豫不决,此时终于下定了决心。
慕念春笑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舅舅在信上有没有表哥什么时候来”
“你舅舅已经让你舅母打点行装,过些日子就会启程了。”张氏神采奕奕的笑道“清池县离京城有千里之遥,坐马车至少得半个多月才能到京城。趁着这些日子,我正好收拾布置客房,再挑两个伶俐的厮。对了,还得和你爹一声”
有慕正善出面,慕正厚定会欣然收下张子乔。
慕念春主动请缨“娘,表哥的房间我来帮着收拾布置吧”
张氏正要点头,转念一想,立刻道“这些琐事不用你操心。荷花宴就快到了,你专心的准备荷花宴就行了。”
这样的宴会上,免不了会有吟诗作画才艺展示的环节。就算不想出风头,至少也不能出丑丢人。提前准备是极有必要的。
慕念春敷衍的点了点头。
张氏见她没将此事放在心上,立刻嗔怪道“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也不放在心上。就算太子妃相不中你,总还有别的女眷去赴宴。你第一次在人前露面,总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不定还能攀上门好亲事”
在张氏的谆谆教诲下,慕念春立刻端正态度,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再三保证一定会最积极认真的态度准备荷花宴。
张氏这才满意的放过了她。
当天晚上,慕正善刚一回府,张氏便向他提及了张子乔入京读书一事。
慕正善听闻此事,欣然笑道“大舅兄总算是想清楚了。清池县的县学虽然不错,和我们慕家的家学比起来,可差的不止一筹。再者了,子乔今年也不了,总该让他到京城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老爷的是。”慕正善这般态度,张氏心里十分高兴,笑着接过了话茬“我明天就派人收拾客房,家学那边,烦请老爷和大堂伯一声。”
慕正善一口就应下了。
慕家的家学里有不少慕家旁系的子孙,亲友来借读的也大有人在。张子乔是大舅兄的长子,来慕家家学读书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二天,张氏又特地将此事禀报了婆婆朱氏。
朱氏笑道“你侄儿远离父母,特地投奔你这个姑母。你可得精心安排好住处和衣食,万万不能怠慢了人家。”
婆婆的态度如此和善,张氏心下感动不已,忙应了声是。
朱氏想了想又道“子乔也不算了,日后又得用功苦读,若是住在你院子里,整日人来人往不免心浮气躁。倒不如让他住到入云轩去。”
入云轩一直空着没人住,虽然一些,却胜在幽静,又靠近竹里馆,上家学十分方便。
张氏笑道“还是婆婆想的周到。儿媳这就命人去把入云轩收拾出来。”
当下,便派了仆妇去打扫。接下来几日,又忙着从库房里找了一些合用的家具搬进去。很快就将入云轩收拾妥当,只等着侄儿入京了。
翘首以盼的日子总是过的特别慢。
第四十三章 来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