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子储在国都,自打继承了王位之后便忙于安抚拉拢国中众臣。忽一日闻寿、伯麟两人急匆匆而来。子储见二人惊慌之色,便问道:“两位兄弟,为何如此神色匆匆。莫非国中现下,又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伯麟道:“国中现下无事,但恐大祸已然不远。大王如今只在国中享乐安逸,岂不知大祸已然就要临头了啊。”
子储惊疑,询问其故。
伯麟道:“臣弟听闻前番大王已经写了书信去了前线,邀请仲夷回来一并主持国中先王葬礼了?”
子储听闻伯麟之言,仍旧不以为然。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怎么说他都是我大夏国内的股肱之臣。我父王病逝,理当诏命他回来一并主持大事。也好借此,安抚他一番。我既继位,理当重用国中贤才,这可是贤弟教我的。”
伯麟无奈叹道:“重用贤才自当没错,只是兄长可想过仲夷是何人?他是原本应该继承王位的人,若是以此知道兄长抢了他的王位,岂能善罢甘休。如今他虽然在外,却手握重兵。一旦提兵前来问罪,我王都岂非大祸临头了吗?”
伯麟一言,子储这才醒悟。倒吸一口冷气之间,不禁顿足道:“哎呀,我失计较了。似如此,却当如何?”
伯麟急道:“如此大事,兄长为什么不和我们兄弟商议呢?”
子储道:“我没太在意,正好你们兄弟两个前日都有要事处理不在我的身边。正巧那姝妤前来觐见,和我研讨父王礼葬大事。就此提到了仲夷,我因此也没有多想。便让她替我写一封书信,邀请仲夷归来。”
闻寿闻言,忍不住斥责道:“大哥糊涂啊,岂能就这么轻易相信了她的话?前番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