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德阳殿。
    刘战如约来到德阳殿,与早已候在殿的官员一一见礼,甚是谦恭。
    一番客套之后,刘战缓步走上王阶,看着殿下的百官,朗声道:“承蒙诸位抬举,共举本王暂摄朝政,然国不可一日无主,当今要务乃是寻回少帝。诸位可有异议?”
    “吾等谨遵颍川王号令。”
    殿下百官齐声应道。
    众人话音落点,袁逢横跨一步,走出班列,拱手一礼,说道:“启奏颍川王,老夫有话要奏。”
    “讲。”
    刘战朝袁逢一摆手,说道。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诸侯王只是封号,并不是官职,下官提议,由颍川王出任丞相,总揽朝政。”
    袁逢再次拱手一礼。
    他的话音刚落,袁隗也出列拱手应道:“下官恳请颍川王任丞相。”
    “我等恭请颍川王出任相国。”
    殿中的众人纷纷拱手施礼。
    “可。诸位言之有理,我就当一回这丞相。”刘战略一思索,点头应了下来。
    说完,刘战微微一笑,在心里自嘲道:一不小心又当上丞相了,丞相、皇叔、诸侯王……头衔有点多啊,长得太快……会不会营养不良?
    刘战话音刚落,下面想起一阵恭贺的声音……
    这时,袁逢清了清嗓子,抬手示意,大声说道:“掌令官何在?”
    “下官在。”
    一个中年人应声走了出来。
    “取相印来。”
    “是!”中年人快步退向殿外……
    “诸位,当今天下的形势,对我朝廷十分不利。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各州郡纷纷招兵买马,大有拥兵自重之趋势。据可靠消息,这些暗自招兵买马的人,有不与诸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是我大汉官员,尸位素餐者居多,远的有各州郡的庸官庸吏,近的有……在场的诸位当中,也有这样的人。
    三是蛮夷为祸我大汉边疆,不断蚕食我大汉领土,残杀我大汉子民,却没有良将镇守边疆,实在让人痛心啊……
    本相所言,诸位以为然否?”
    刘战话音一落,殿下就响起嗡嗡嗡的议论声……
    “这……丞相这么说是何意?不会是要拿我等开刀吧?”
    “袁大人,听说你家的两位公子自命一郡太守,可有这事?”
    “丞相说的全对啊,是时候以雷霆手段惩治一下这些人了,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包藏祸心……”
    ……
    在场的人当中,最不好受的当属袁逢、袁隗二人了,身旁的议论声,二人听得清楚,不少人都在拿袁绍、袁术兄弟俩说事。
    袁逢脸色铁青,看了一眼殿上悠悠然的刘战,心中有些后悔了,可是木已成舟,现在说什么都有些晚了,刘战已被推举为丞相,在少帝没有归来之前,依据大汉律法,这是有效的,没有人能更改了……
    “三哥,怎么办哪?丞相不会是要过河拆桥吧,真没想到他会是这样的人……”
    袁隗凑到袁逢的耳边,小声说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或许丞相只是这样说说而已,并不是要真的为难咱们。”
    袁逢宽慰袁隗道,同时也在安慰他自己。
    “嗯,三哥说的对,如果要惩治丞相说的那些人,他就无人可用了,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袁隗点点头,赞同道。
    众人的话全都落在了刘战的耳朵里,刘战轻笑一声,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之所以出面,无非是不愿看到天下大乱,百姓受到牵连。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中年人支而复返,手里捧着一个木匣,快步来到王阶下,躬身一礼:“请丞相掌管相印。”
    站在王阶下面的荀攸快步上前,双手接过木匣,送到刘战的手里。
    刘战打开木匣看了一眼,随手交给荀攸。
    说实话,刘战并不在意所谓的相印,区区一方铜印,并不能说明什么,在任何时候,实力都是第一位的,相印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
    “诸位大人,肃静,且听丞相说话。”荀攸接过木匣,郑重地放在一旁的案几之上,抬手一挥,朗声说道。
    话音落点,殿下的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刘战轻咳一声,说道:“即日起,荀攸出任相府长史。诸位继续各行其事,所有奏章,一律送至听雨轩,交由荀长史。
第203章 又多了一个头衔(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