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凤还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坑你没商量(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贺知府应该是这个意思的吧

    贺知府什么意思都没有,他最想把这些“傻书生”都革了功名发配去挖地扭头就分配了名额,各县领头闹事的生员一人、府学领头闹事的生员二人,都革了功名,以儆效尤。要都仗着读了几书、考过了一次试,就要聚众胁迫朝廷,这还了得

    虽然他也挺讨厌楚王的。

    贺敬文超水平发挥了一回,火速平息了湘州府的事态,心里其实很是不忿。气咻咻地写信给容尚书告状“楚藩收买人心。”再写奏折给皇帝抱怨你堂弟太坑爹了

    他的一应书信皆经张先生之手,这一回他想自己写来着,不料越写越生气,楷写成了狂草,只得再请张先生动手。张先生为他这种不曲不挠跟楚王死磕的精神所折服,好声好气地道“我还要去琢磨一下措词。”

    回来就把女学生叫了来。

    瑶芳获悉外面生员聚集闹事的事情已经平息,正琢磨着这件事情可以写到话里充数,冷不防接到了先生的召唤。瑶芳满腹狐疑湖广道御史证据不足,显然是讨不着好的。眼下谁也救不得他。自己等人能做的,不过是暗中准备而已,想要有大进展,难。

    如果只是这样,要叫她来商议什么事情呢

    揣着一肚子的疑问,瑶芳到了张先生的书房里。夏日天长,太阳还没落山,书房里的光线尚可。瑶芳就着窗子里透过来的天光,看到张先生佝偻着身子,缩在椅子上发呆。张先生体胖,能看出“缩”字来,可见精神十分不佳。

    瑶芳微一福身“先生安好”

    张先生将桌上一叠纸往前一推“看吧。”

    一张张地看完之后,瑶芳面色平静地问“怎”

    张先生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令尊这奏表写的,能看么”

    确实不大能看,朝廷判错了,书生闹事,就是书生不对。同理,书生闹事了,就是知府没有管好,知府也有错,知府无能。出了这种事,遮掩尚且来不及,贺敬文就直统统了出来,还把参与进去的人都给列出来了。然后就是写流民问题,越写越收不住,写他自己如何如何辛苦,将境内的流民问题解决得还不错。然后就是哭穷,分到他手里的工程款不够花的。最后写成了表功兼要钱的折子。

    得,一下子把上分给他比较少的款项的巡抚、下生员、中未能解决流民问题的同僚全得罪完了。

    瑶芳想了一下,提笔将后面一些内容抹去,只留下战战兢兢不敢有负皇恩等句。又写了几句。写完了吹一吹,递给张先生,张先生眯起眼睛来看完,叹道“为何还要写是害楚王”

    瑶芳写的是,朝之弊,士人鄙薄勋贵,然而今日之事何其怪哉,竟有书生不待朝廷结语,便聚集为藩王鸣冤。细思恐极。真担心有人在害楚王。害楚王不要紧,就怕是混淆视听,有其他的图谋。至于是什么图谋,以贺敬文的水平,是猜不出来,只好留待圣裁了。

    瑶芳道“对寻常疑心重的人,只要,其收士庶之心,就够警醒了。可这位天子不一样,他的疑心病比别人的更重一层,凡与他有关的事儿,你就得再多反过来想一重。谁都能看出来,这是收买人心,那这就不叫收买人心了,不是么世上哪有这么笨的人呐皇帝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啊,你就不能明着,得将水搅浑了,叫他自己来看。看着看着,就看出不对来了。在他那里,要不就聪明绝顶,要不就像家父这样的,才是最安全。家父上疏,还是不要太通透了的好。”

    张先生眉间出现一个深深的“川”字纹“娘子,实话,你究竟是什么来历如何知道圣上是怎么想的”

    瑶芳微微一笑“我上辈子呀是个寡妇,常伴太后左右。”

    张先生原来如此。

    瑶芳笑道“先生不必担心,听我的,错不了。明日我便与太太讲,先前书生不忿,险些要烧了我家书铺,须得及早想办法,再遇着危险的时候,能将些贵重的东西搬运出来,免得折损了。买几条船,好走水路。”湘州府临水,亦有活水通往城内。书铺为防走水,也是临河而建。

    张先生叹道“我昔年便,娘子聪明才智是够用了的,所缺的不过是读书太少。于今偕矣。”

    瑶芳道“是先生教得好。”

    张先生摆手道“我再润色一下,便递上去吧。湖广道御史,要换人了。”

    瑶芳道“换来的这个人,必是简在帝心。不过家父倒不必很巴结于他。”

    张先生笑道“是极,是极还是娘子先前定策高明。”

    师生俩一回话,张先生草拟奏,瑶芳去向韩燕娘汇报,买船、雇可靠的船夫。

    宋掌柜等皆以为是用来防贼,却不知道瑶芳的用意是来逃命。宋平在湘州府混得熟了,私下里买了两条快船,就停在书铺后面的河面上,号称街巷过窄,车行不便,故而雇了船搬运书籍、纸张。船造得十分结实,船上又存了些米面、柴炭一类,又在船舱里藏下了些细软。

    两艘船交割完毕,朝廷对湖广道御史的处置也出来了革职,发还原籍。又新委派了一位湖广道御史前来,新御史姓赵名瑜,今年三十五岁,是先帝朝的榜眼,少年进士,官运亨通。

    就在贺敬文依着惯例,往巡抚衙门那里见他的时候,韩燕娘临盆了。瑶芳是有经验的人,却与丽芳一样被隔绝在外,罗老安人亲自坐镇,也不管外面三个孩子急成什么样,全不许踏进院门一步。三人等了大半天,里面传来婴儿宏亮的哭声贺家儿子出现了。

    全家一片喜气洋洋。

    正在巡抚衙门里应付新御史的贺敬文心神不宁,并不知晓自己又添了一个儿子,只觉得这个新御史让人不太舒服。赵瑜相貌堂堂,心思是够用的,然而看谁都像是在看笨蛋。更让贺敬文觉得不舒服的是,赵瑜是个进士,他是个举人,要拿科考来,他在赵瑜面前还真就是个笨蛋。

    赵瑜是带着皇命来的,不止是为了填坑,也是为了看一看楚王究竟有无反意。临行前,皇帝给了他一个秘密的任务,同时也给了他一些特权。朝军、政分开,地方官虽然傲视武人,却不能轻易调动士卒。赵瑜身负皇命,若楚王果有不妥之处,可就近调动驻军。当然,事先最好给他打一个报告。

    赵瑜知道贺敬文,这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棒槌,总是做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他一心为民呢,倒也不算是吹捧他,譬如流民之事,赵瑜就知道,皇帝是很欣赏他的。然而他又会做很多怪事,譬如在贺敬文赶到之前,地之巡抚已经向他介绍过了省的几位知府的特点。

    这位贺知府,在湘州府聚了一群书呆子。他嫌书生们“蠢”,于是就招了一群更蠢的来。一个个脑袋方方,走路的步子都像拿尺子量出来似的,言必孔孟,行动循礼,活似一群木偶。真是物以类聚。

    赵瑜倒需要这么一个傻子,太精明的反而容易坏事。只是知道了贺敬文的丰功伟绩之后,他就再没办法把贺敬文当个正常人来看待了。笑也带着一丝丝的戏谑,话也带一点点诱哄,弄得贺敬文不舒服极了。

    更让他生气的是,从巡抚衙门赶回湘州府,正看到了他十分欣赏的赵琪。赵琪这名儿看起来跟赵瑜像是弟兄俩,其实没有十八代以内的亲戚关系,籍贯更是相隔三千里。赵瑜令人讨厌,赵琪倒是勤奋上进。

    可眼下这是什么情况贺敬文睁大了眼睛,看着赵琪从王府街里出来送他的还是王府的人

    楚王府不在省城,反在湘州府,贺敬文因不喜楚王,对楚王府都是绕道走的。奈何一个知府,一个藩王,府衙与王府的位置必是靠得颇近的。从正面的城门到府衙,纵绕得过王府,也要经过王府街。

    td的畜牲不好好在家温书备考,居然勾结藩王混蛋贺敬文看得分明,赵琪与王府长史有有笑,勾肩搭背,跟八百辈子有缘的亲兄弟似的。这可真是太让人生气了。

    恨恨地一跺脚,轿子晃了两晃,贺敬文大声道“回府”真是事事不顺心福利 ”xinwu” 微信公众号,看更多好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