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凤还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准备进行中(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书随着他们流播开来,也不知道便宜了多少翻印的书坊这是后话了。

    总是贺家的书坊这一个月多卖了一倍的书,韩燕娘捧着账儿眼睛就有点直“书还能这样卖”然后就将账交给瑶芳,“以后这个事儿就归你管了吧。”

    瑶芳哼哧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我我还”

    韩燕娘笑道“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甘罗拜相时又有多大年纪了不过是一间铺子,你要真练出事来了,也是大家的福气。放手去做。只有一条不要钻到钱眼儿里去就行了,你是大家闺秀,四品知府家的嫡出姐,不知居家过日子不行,只顾着看钱也不行。”

    瑶芳欢喜地咧开了嘴“哎”

    韩燕娘道“去吧。”将瑶芳打发走,却又添一愁她也看了瑶芳写的那个话,总觉得能写出这样的话来,瑶芳厉害的不止是学问,志气也是极高的。瑶芳心地又很纯良,韩燕娘很担心她有封侯拜相之心,却难如愿,转而抑郁。给她点事情做,散散心也是好的。韩燕娘是故意要想将女儿们养得泼辣些,万一自己看走了眼或者贺敬文发了昏将女儿错许了人,也不至于就过不下去,只会哀声叹气。

    瑶芳不知继母一片苦心,却晓得继母开明又为自己姐妹打算。出了门儿来,就开始想法子要存些钱出来,安排一条后路。没了谢氏,还有楚王,若要逃命,须要狡兔三窟。山间径屯粮屯衣物,养驴骡做脚力,河里要常放两条船

    有了书铺在手,她又能做主,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瑶芳忙得昏天黑地,每日依旧抽出时间来教侍女读书。绿萼与青竹都有些不好意思,两人悄悄儿商议了,结伴来与瑶芳话。瑶芳写完了新一册的书稿,正在检查有无错字,听到脚步声,抬头望去。就见两个丫环你推我、我推你,挨挨蹭蹭,凑上前来

    瑶芳揉着腕子笑问“怎么”

    绿萼期期艾艾地道“姐儿如今忙,我们的功课,是不是停上一停白天管事儿,晚上还要写书谢,我们又不考状元,哪用这般费心”

    瑶芳不笑了“你们来就为这个出息呢”

    青竹咬咬嘴唇,轻声道“我们是做不成元君的,有一人能成元君,必是娘子。不想耽误了娘子的”元君乃是瑶芳话里那个女主人公。

    瑶芳道“哦。”

    两个丫环心下惴惴,“哦”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去取了你们的功课来,该上课了。”

    青竹绿萼

    这年头,想做个贴心的丫鬟怎么就这么难呢

    瑶芳扬扬下巴“你们有心,好好读书,以后帮得到我的地方多着呢。帮我的人,我也不能叫她没了下场,多读些书,没坏处。”

    两人唯唯。

    青竹肚里比绿萼更有主意些,轻声建议“要不以后我们给姐儿誊抄书稿”

    “唔,这不就找着自己能干的事儿了么”

    绿萼也开心起来“老爷有张先生和谷师爷,以后我们两个给姐儿做师爷。”

    “行啊。我的不要读书的师爷。”

    两人到底是少年心性,氛围一活络开来,便笑作一团。青竹一面笑,一面上来麻利地收拾书稿“姐儿,还是照旧标码订起来”绿萼忙道“我也来、我也来。”

    “顺便看看有没有读得不顺的地方,又或者笔误。”瑶芳乐得轻松。

    两人轻快地答应了,下手极快地编着页码。瑶芳看她们眉眼欢快的样子,心道,到底是孩子,不过也是有心,要做“师爷”却还差火候呢。

    要给瑶芳做师爷的人差着火候,给贺敬文做师爷的人却火大得要命

    张先生与谷师爷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张先生抖着声音问“东翁什么”

    贺敬文一字一顿地道“真想把这些蠢货的功名全给革了”作为一方官长,贺敬文做到了知府,确实能革了秀才们的功名,前提是有正当的理由。

    这事儿还要从头起,贺敬文他闺女做生意做得热火朝天,逍遥生与麻姑瑶芳笔名红透半边天的时候,又有一个人捅了马蜂窝。原参了汪知府的那位湖广道御史任期满了,因做了实事参人,升任走了,新来了一位湖广道御史。

    这位御史与贺敬文十分相似,眼光比贺敬文要犀利许多,脑袋却比贺敬文还不灵光。换言之,智商高得破表,情商低得破表。流民,很多地方都有,贺敬文赴任的时候还险些被流民转流寇给灭门。许多地方的地方官都明白此事干系重大,想要治理非一朝一夕之功。派驻各地的御史也知道,通常不会特别计较。为什么就因为流民,或者曰游民,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儿吧,他们是没有土地的。

    为什么没地抛开遇到天灾逃荒的不谈这些个人,等灾荒过后,陆续返乡,影响还不算大。其余的流民,有些是因为游手好闲,好吃懒作,败家,这个不假。还有一些是因为兼并,兼并,失地,有些人转为富贵人家的佃农,有些个就干脆失业失土成了流民。

    抑兼并,谁都想。可实际做起来,却不可能像以前的循吏、酷吏那样了。那会儿可没有科举,也没有这样盘根错节的师生关系等等。

    对付这种事情,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许多王朝过到了一半儿就会出这样的毛病,然后就与更多的其他问题搅在一起,一路糜烂下去。抑或是别寻出路,譬如南方许多地方,民夫民妇会做一些手艺,大多是织布、行商等,补贴家用,也算可行。这样的地方,就安稳些。若是连这个也做不到,问题就大了。

    似贺敬文这样的,吃过流民的苦头的,也不愿意大力支持工商,他就跑断了腿,检视乡里,巡查水利工程,又鼓励垦荒。倒是将湘州的情况稳定了下来,虽然水利工程因为他不会做人,拨的款子少了些,工程质量没办法做到最好,好歹是能糊弄过去,连薄田也能得到滋润。

    其他地方的知府,要么是心思不在这上头,要么是没他这么呆愣肯做实事,流亡之事便十分危险。

    新任的湖广道御史一口气参了四个知府就剩下一个贺敬文并一个襄州知府参他们尸位素飨,致使流民成灾。

    这个倒也罢了,御史么,天职就是参人,没毛病也给你参出个毛病来。他捅的马蜂窝却是楚王的嗅觉其实很敏锐,也觉出有些不好,以为流民大有可为,以自己的庄田里也出现流民为由,从王府出钱,安顿部分流民,招为佃户耕种。

    湖广道御史便又参楚王居心叵测,这回他也是露章参劾。所谓露章,便是公开参劾,毫不避人,闹得大家都知道。楚地的生员们以为楚王是为民着想,又宽厚仁善,湖广道御史只知参人,一点有用的办法也没有,要联名上书为楚王喊冤,还要请湖广道御史滚蛋

    府学县学的师长们不敢擅专,急急通报了贺敬文,贺敬文作为一地长官,恨得想咬死这群书呆子的心都有了来他没这么聪明的,可谁叫他讨厌楚王呢爱与恨,真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能把聪明人变蠢,也能把呆子变得通透。贺敬文在两个师爷面前挥舞着臂膀“昔日铸兵器,今日买人心,有人有枪,明日就要造反啦这群傻子还在跟着起哄”

    张先生惊讶于贺敬文突然就目光深远了起来,还没惊讶完,就听到这傻东家要把学生全革了功名。

    张先生心好累,功名是能随便革的么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革人功名,如挖人祖坟。真要干了,到时候大家不管湖广道御史了,全冲你来了美女 ”hongcha866” 微信公众号,看更多好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