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凤还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个案子(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省得。对了,家父还在巡视河堤若有机会,请先生将重绘的地图,摹一份儿。”记得后来南方又有乱党的时候,地图还是挺有用的。

    张老先生微一笑“放心。”他,也是这么想的,只可惜贺敬文官儿太,能弄到的,不过这一县地图,还不够塞牙缝儿的。不过若是拿去京里报信兼邀功,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用个官印对张老先生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不久即办妥了,还嘱咐“真到那一天,不要拿出整件的衣裳,将盖了印的地方撕下来奉上即可。”

    “我省得。”

    那件盖了印的衣裳,贺瑶芳密密地收了起来,对何妈妈与绿萼特别嘱咐“这个不要动,也不许旁人乱动,我要离开这儿了,甭管去哪儿,都得给我带上。”母女俩都习惯了听她的话,何妈妈也不问缘由张口就“姐儿放心,一定不叫人乱动了。”

    瑶芳想了想,道“那你们都跟紧了我。”她真怕出了什么事儿这俩人不要身边,她是不可能为了这母女俩叫自家人在危险的地方多等的。

    母女俩摸不着头脑,也都答应下来了。

    此后,张先生忙进忙出,因楚王病重,世子要定亲,附近大官员对王府的事情都比较关注贺敬文除外,他将这事丢给张先生去管了,正合了张先生之意。

    这些事情都做完,瑶芳也没了旁的心思,一颗心都在这件事情上,越想心思越重,几乎难以入睡。自重生以来,她靠着“先知”,虽多波折,也算无往不利。如今一旦与“先知”的事情有了出入,便是将手里最大的底牌给废了,下面如何,听天由命。

    若是旁的事情,若可一争,这等军国大事,以她一人之力,想要翻盘,可能性微乎其微。又有彭家姐妹,实在是她这辈子交的第一个平等的伙伴,明知道她们可能有危险,却不能提醒,这股憋闷之情,实是无法诉。

    倒叙完毕

    瑶芳因有心事,整个冬天都没精打采的,韩燕娘与丽芳都问她,她也只是“这里比家里还冷,不想动。”因有彭毓这个例子,韩燕娘想她兴许也是在“猫窝”倒也不强求,只命她每日多少到院子里走走,晒晒太阳才好,不然会没胃口。

    瑶芳口上答应了,却懒待动,一有功夫就猫在房里,看那个装衣裳的柜子。韩燕娘看这样也不是办法,反正冬天到了,贺敬文又抖抖去看疏通河道的工程了,便将她接到自己房里来照顾,一早一晚,将她裹成颗球,领她散步“我的时候,就怕自己动得太多,吃得多,家里供不起。你倒好,供得起了,也不多动动,多吃吃。”

    瑶芳忽然想起来,这位继母大人是能手刃盗贼的女侠要是能有些拳脚功夫,以后活命的机会也大呀瑶芳拉拉韩燕娘的手“娘,我要学武艺”

    韩燕娘被她逗乐了“咱们大家闺秀,不兴学那个。好好的闺女,练那个做什么”嫩胳膊嫩腿儿的,她舍不得。

    瑶芳仗着韩燕娘疼她,便开始放赖,在那儿不走了,裹得圆滚滚的身子还扭来扭去,加强无赖孩的气势“我要学,我要学嘛”

    韩燕娘一笑,伸一只手就将她给提了起来“听话。”

    好凶

    瑶芳闭嘴了。韩燕娘将她轻轻放下,牵着她的手道“不闹啊,咱们去看阿婆。见了阿婆多笑笑,让她开心开心。”

    罗老安人觉得自己就像那周公瑾,深悔初时默许了让儿媳妇出面做恶人,结果不但儿子被拿捏住了,连自己的话,在家里都没有儿媳妇管用。是以这几个月她都憋闷得在礼佛,也不知道跟菩萨告状了没有。

    韩燕娘对婆婆还是很恭敬的,可这种态度并不能让老安人开心一点,瑶芳打叠起精神来陪她,她的嘴角还是耷拉着,显得屋子里格外的阴森。韩燕娘见状,便领着瑶芳出来了。丽芳见状,也跟着退了出来。

    娘儿仨到了韩燕娘的正房里,气氛登时热烈了起来,丽芳见妹妹除去斗篷还剥掉两件大衣裳才露出短袄来,笑她是个球。瑶芳回她一个猪鼻子,她笑得更厉害了。韩燕娘笑道“二姐儿今天倒有精神,还要学武呢。”

    丽芳听了之后,眼睛一亮“我也要学。”

    韩燕娘想了一想,居然同意了瑶芳瞪大了眼睛“娘偏心”韩燕娘一抬手,食指一弯就从瑶芳的鼻梁划到了鼻尖儿,快得瑶芳眼前只有一道残影。只听韩燕娘慢悠悠地道“你看着就不像是个会打架的人呐。”

    胡我三十年前就会在京城跟野孩子干仗了

    也许是看她气鼓鼓的样子好玩,也许是为了逗她,韩燕娘终于松了口“很苦的,要扎马步。”瑶芳点头道“我不怕苦”真的,她有一段的日子还过得不如韩燕娘呢,韩燕娘的亲娘只是没什么用,她却要跟个恶继母周旋。个中滋味,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

    韩燕娘真个叫姐妹俩每日先扎马步,练练力气。用她的话儿就是“姑娘家凶就凶一点儿,凶好啊,不吃亏。只别像我,太外露了,弄得人都知道了。还有,这事万不许出去,彭家两个姐儿也不许给她们,了,我就不教了。”又看丽芳像是能掐架的,千万别叫人看出厉害来。对瑶芳,她就是放牛吃草,愿意玩就玩吧,长姐凶,也能护着妹子。

    丽芳跟这继母脾气越来越投,笑问“娘这事,哪里学来的”

    韩燕娘给她正了正拳头“是我舅舅。”

    丽芳见她一脸惆怅,乍着胆子问“那舅爷”

    “别想岔了,他活得好好儿的呢,不过我嫁过来的时候,他调防了,不在京里。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

    丽芳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打听着人,找就是了。”

    韩燕娘道“也行。你们就别操心啦,好好做什么事,不吃苦、不用功,都是做不成的。”心里却愁,舅舅最恨文士,好好儿的文人都未必能让舅舅喜欢,何况贺敬文这个呆子也罢,死马当活马医,彼时是急着葬母亲,一时又寻不到舅舅,这才失联。现在安顿下来了,也是时候联络联络了。

    一回头,见两个闺女腿都抖了,笑道“歇一歇吧,后半晌接着来。”

    丽芳姐妹俩,一直将马步扎到了春正月,也不见韩燕娘教下一步。丽芳姐妹俩明白习武这事儿不宜出去,也都守口如瓶,这一年的新年,县衙开宴,一群姑娘聚在一处叽叽喳喳,她们也没有漏嘴。

    回来却白天晚上缠着韩燕娘要教打拳。这一日,丽芳又缠着韩燕娘“这都三个月了,还不行么”

    韩燕娘心道,没想你们练成万人敌,不过是筋骨强健,日后万一遇到你爹这样的,还能多个手段而已。这是她舅舅当年的,“不求你做将军,只要以后能打得过弱书生”。照,三个月也够了。正要松口答应,外面忽响起了鼓声。

    有人击鼓,告状来了

    丽芳颇觉新鲜“有人击鼓”她长这么大还头一回遇着这样的事情。暂将学武的事扔到一旁,预备明天再磨继母。现在很想悄悄溜到前面去看。

    韩燕娘也有些担心贺敬文,想起彭娘子新年时候再次发出的提醒“汪知府,像是要为难大令。”怕他头一回审案子审不好,便一手一个闺女,领他们去前面廊后偷呢。

    母女三人带着几个丫环,悄悄到了廊后,听着堂上念状纸,听完了,汗也下来了。

    这状告得很是奇怪。却是宁乡一富户,娶妻某氏,数年未有年出,便以七出之条出之。妻子回家,也是赌气,旋即嫁了个商人,丈夫亦谋另娶,倾刻成婚。巧了,富户新妻子生下一子,前妻亦生下一子,只是后妻之子先天残疾,又闻前妻所出之子肥壮可爱,形容颇类富户。

    富户父母动念,想抢夺这健康的“孙子”。实因这出生的日期有些微妙。更妙的是,乡民无事不愿意告状,先请乡老调解,滴血验亲。竟是与两人皆能相融,两家以此争执了起来。

    瑶芳背上一冷悼哀王今年就要死,胡氏就要过来成婚了,以朝廷的重视,必会派人来的。此事要是闹大了,传到使者耳朵里,回京当笑话一讲嘿嘿再者,如果真是汪知府设的套儿,那就肯定还有后手不定还有什么内情,还不知道要怎么翻案呢。

    罢官事,牵累容家也顶多是丢自家的脸。难的是一旦这般离开此事,阖家性命是保下了,却是无法在叛乱中“保境安民”,张老先生、贺敬文,都得憋屈死。老先生还好,贺敬文的心胸,那是真的能气死的

    有麻烦了只求亲爹别当场就断案,夫子应该能拦住他的吧快来看 ”songshu566” 微信号,看更多好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