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八十三章 针对性调伏(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既然已经得到上师瑜珈的全部修法心要,接下来的实践,就全凭个人的努力。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

    这是一个见效非常快的法门,据许多人说过,几乎在每个认真修法的弟子中,都出现各种现象。而对于我来说,最开始的第一步,却很难成功。

    上师瑜珈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成功观想上师。在米拉日巴的传记中,他每当遇到难题或者困惑时,每当出现感情波动时,都会在打坐中观想起上师马尔巴,而马尔巴,也会在此时,给他指导,如果想梦见,那上师就真的出现在梦中,给予教授。

    这有点像传说,有点类似于陈咬金三板斧的来源,是梦中的神仙告诉他的。但是,这事却清楚地记载在米拉日巴的传记中,是他的弟子惹琼巴亲耳听到师父这样说的。

    别说上师在禅坐中托梦指导,就是观想上师达到栩栩如生的地步,都很难。因为这不是单纯的记忆,上师穿的什么衣服,笑容怎么样,而是一种直觉,就像你一旦想起你的母亲,母亲的形象就出现在你的脑海。

    当然,每二步是一失去,也就是说,不管你在哪里在干什么,上师的形象始终在你脑海里,好像第三者视角一样,从未有离开。第三步才谈得上,上师在你禅坐中,如同在你身边说话,随时指导你的修行。

    据说,经过了大约二十多天后,我们一起学习的师兄中,有两个人,几乎就达到这一步了,甚至还商量,到哪个深山石洞里去修行,如同历代伟大的圣者一样,如同祖师米拉日巴一样。为此,上师作了专门的训斥与指导。

    “有些人喜欢坐在山洞或树下,这时鬼神就已经盯上他了,有些鬼神专门对此种人造违缘,以后极有可能会精神失常,这非常危险。虽然在佛经里说要依止寂静的地方,但其前提必须首先依止上师相当长的时间,断除一切疑惑,比如对宁玛巴的所有教典精通以后,才可依止寂静的地方掩关修持。否则,对教理一窍不通,对上师也没有虔诚的恭敬心,如此一个人在寂静的地方修持就不可能得到任何利益,甚至还会有生命的危险。”
第五百八十三章 针对性调伏(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